【比】初六 有⑴孚⑵比⑶之⑷,無⑸咎⑹。有孚盈⑺缶⑻,終⑼來⑽有⑾它⑿吉。
【譯】初六?互相照應結(jié)成命運共同體,不會發(fā)生不幸之事。互相照應拿著裝滿糧食的缶器,眾人都來幫助他改變與吉祥還有差異的現(xiàn)狀。
注釋: ⑴“有”詞綴。附著在動詞、名詞、形容詞前,相當于詞綴,無實際意義。《荀子·議兵》:“舜伐有苗……湯代有夏?!?/span>
? ? ? ⑵“孚”相應(互相呼應、照應,應和。);符合(契合。)。南朝宋鮑照《征北世子誕育上疏》:“云光麗輝,巖澤昭采。嘉祥爰孚,柔顏載睟?!?/span>
? ? ? ⑶“比”齊同(統(tǒng)一。),等同;《荀子?不茍》:“山淵平,天地比?!?/span>
? ? ? ⑷“之”用于句末,可不譯。《史記·陳涉世家》:“悵恨久之?!?/span>
? ? ? ⑸“無”不,表示對動詞或形容詞的否定。《墨子·公輸》:“請無攻宋矣?!?/span>
? ? ? ⑹“咎”災禍,不幸之事?!渡袝ご笥碇儭罚骸熬釉谝?,小人在位,民棄不保,天降之咎?!?/span>
? ? ? ⑺“盈”滿,充滿。《詩經(jīng)·周南·卷耳》:“采采卷耳,不盈頃筐?!?/span>
? ? ? ⑻“缶”古量器名。一缶為十六斗。《國語·魯語下》:“其歲收,田一井出稯禾、秉芻、缶米,不是過也?!?/span>
? ? ? ⑼“終”通“眾”。眾人?!稇?zhàn)國策·韓策》:“終莫能就?!?/span>
? ? ? ⑽“來”由彼至此;由遠到近?!稜栄拧罚骸皝?,至也?!?/span>
? ? ? ⑾“有”通“佑”。幫助,輔助?!盾髯印ご舐浴罚骸坝颜?,所以相有也》”
? ? ? ⑿“它”異,不同。《康熙字典》又【玉篇】非也,異也。【正字通】與佗他同?!疽住け蓉浴拷K來有它吉?!径Y·檀弓】或敢有它志,以辱君義。
?
【比】初六 象辭 比之初六,有⑴它⑵吉也。
【譯】象?比卦初六爻,是說幫助他改變與吉祥還有差異的現(xiàn)狀。
注釋: ⑴“有”通“佑”。幫助。《荀子·大略》:“友者,所以相有也。”
? ? ? ⑵“它”異,不同。《康熙字典》又【玉篇】非也,異也。【正字通】與佗他同?!疽住け蓉浴拷K來有它吉?!径Y·檀弓】或敢有它志,以辱君義。
聲明:本文系轉(zhuǎn)載,由趙庚白原創(chuàng)發(fā)布于新浪博客,轉(zhuǎn)載請聯(lián)系原作者。趙先生博客地址:http://blog.sina.com.cn/u/52917060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