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坤】初六 履⑴霜,堅冰至⑵。
【譯】初六?行走在結(jié)霜的大地上,表示結(jié)堅冰的季節(jié)到來了。
注釋: ⑴“履”走……上?!对娊?jīng)·小雅·小旻》:“戰(zhàn)戰(zhàn)兢兢,如臨深淵,如履薄冰。”
? ? ? ⑵“至”到?!墩撜Z·述而》:“不知老之將至云爾?!?/span>
【坤】初六?象曰 履霜,堅冰,陰⑴始凝⑵也。 馴⑶致⑷其⑸道⑹,至堅冰也。
【譯】象“行走在結(jié)霜的大地上,表示結(jié)堅冰的季節(jié)到來了?!笔钦f沒有陽光的地方濕氣開始凝結(jié)成霜了,逐漸地傳達(dá)了氣候的規(guī)律,到結(jié)堅冰的季節(jié)了。
注釋: ⑴“陰”沒有陽光?!逗鬂h書·周磐傳》:“吾日者夢見先師東里先生,與我講于陰堂之奧?!?/span>
? ? ? ⑵“凝”凝結(jié)?!抖Y記·鄉(xiāng)飲酒義》:“天氣嚴(yán)疑之氣?!?/span>
? ? ? ⑶“馴”逐漸地,循序漸進(jìn)?!墩f苑》:“學(xué)不陵節(jié)而施之曰馴?!?/span>
? ? ? ⑷“致”傳達(dá),表達(dá)?!妒酚洝ぺw世家》:“當(dāng)?shù)勒咴唬骸家叭耍碌勖?。’?/span>
? ? ? ⑸“其”根據(jù)情況所指的、提到的或認(rèn)為的那個(人、物、意思或時間)的?!犊兹笘|南飛》:“其日牛馬嘶,新婦入青廬?!?/span>
? ? ? ⑹“道”規(guī)律,道理?!肚f子·養(yǎng)生主》:“臣之所好者,道也。”
?
【坤】初六 文言曰 積善之家,必有余慶;積不善之家,必有余殃。 臣弒其君,子弒其父,非一朝一夕之故,其所由來者,漸矣,由辯之不早辯也。 易曰:“履霜堅冰至?!?蓋言順也。
【譯】文言 長久行善事的家庭,必定又會遺留下福澤;長久不行善事的家庭,必定又會遺留下禍患;官吏殺他的君主,兒子殺他父親,這都不是一個早晨或一個晚上的計謀,這種情況的由來是逐步發(fā)展的,原因是察覺到了這些問題沒有早日治理。易經(jīng)說“行走在結(jié)霜的大地上,表示結(jié)堅冰的季節(jié)到來了?!边@是在談?wù)擁樌沓烧碌牡览怼?/span>
此文言段落較長以下將其分段注解。
【原文】積⑴善⑵之家,必有⑶余⑷慶⑸;積不善之家,必有余殃⑹。
【譯文】長久行善事的家庭,必定又會遺留下福澤;長久不行善事的家庭,必定又會遺留下禍患。
注釋: ⑴“積”長久。《管子?四時》:“治積則昌,暴虐積則亡?!?/span>
? ? ? ⑵“善”善行;善事?!妒酚?吳王濞列傳》:“蓋聞為善者,天報之以福?!?/span>
? ? ? ⑶“有”yòu 通“又”《韓非子?五蠹》:“割地朝者三十有六國?!?/span>
? ? ? ⑷“余”遺留?!豆攘簜鳌せ腹哪辍罚骸耙詾槲ㄎ匆诪?zāi)之余而嘗,可也,志不敬也。”
? ? ? ⑸“慶”福澤。有幸的事?!秶Z·周語》:“有慶未嘗不怡?!弊?“福也?!?/span>
? ? ? ⑹“殃”禍患,災(zāi)難?!抖Y記·禮運(yùn)》:“眾以為殃?!?/span>
【原文】臣⑴弒⑵其⑶君⑷,子弒其父,非一朝一夕⑸之故⑹,
【譯文】官吏殺他的君主,兒子殺他父親,這都不是一個早晨或一個晚上的計謀,
注釋: ⑴“臣”君主時代的官吏。《韓非子·難一》:“夫善賞罰者,百官不敢侵職,群臣不敢失禮?!?/span>
? ? ? ⑵“弒”殺。《左傳?宣公十八年》:“凡自內(nèi)虐其君曰弒,自外曰戕?!?/span>
? ? ? ⑶“其”他的?!?span style="color: black;">孟子·滕文公下》:“他日歸,則有饋其兄生鵝者?!?/span>
? ? ? ⑷“君”君主?!蹲髠鳌ふ压四辍罚骸百p慶刑威曰君?!?/span>
? ? ? ⑸“一朝一夕”一個早晨或一個晚上。形容時間短促。《后漢書·孔融傳》:“又袁術(shù)僭逆,非一朝一夕,日磾隨從,周旋歷歲?!?/span>
? ? ? ⑹“故”計謀。巧偽?!秶Z·晉語一》:“多為之故,以變其志?!?/span>
【原文】其所⑴由來者⑵,漸⑶矣,由⑷辯⑸之⑹不⑺早辯⑻也。
【譯文】這種情況的由來是逐步發(fā)展的,原因是察覺到了這些問題沒有早日治理。
注釋: ⑴“所”助詞。相當(dāng)于“之”、“的”。《史記》:“各因其土地所宜,人民所多少而納職焉?!?/span>
? ? ? ⑵“者”助詞。用于名詞之后,標(biāo)明語音上的停頓,并引出下文,常表示判斷?!抖Y記?中庸》:“仁者,天下之表也;義者,天下之制也?!?/span>
? ? ? ⑶“漸”逐步發(fā)展?!妒酚洝ぬ饭孕颉罚骸肮试唬骸紡s君,子弒父,非一朝一夕之故也,其漸久矣?!?/span>
? ? ? ⑷“由”原因?!妒酚洝罚骸吧w聞古者祖有功而宗有德,制禮樂各有由。”
? ? ? ⑸“辨”指察覺。宋王安石《秦始皇》詩:“舉世不讀《易》,但以刑名稱。蚩蚩彼少子,何用辨堅冰?”
? ? ? ⑹“之”代詞。指代事物。《列子·湯問》:“操蛇之神聞之,懼其不已也,告之于帝?!?/span>
? ? ? ⑺“不”無,沒有?!对娊?jīng)·王風(fēng)·君子于役》:“君子于役,不日不月?!?/span>
? ? ? ⑻“辨”治理?!盾髯?議兵》:“城郭不辨,溝池不拑?!?/span>
【原文】易曰:“履霜堅冰至?!?蓋⑴言⑵順⑶也。
【譯文】易經(jīng)說“行走在結(jié)霜的大地上,這預(yù)示著結(jié)堅冰的季節(jié)即將到來?!边@是在談?wù)擁樌沓烧碌牡览怼?/span>
注釋: ⑴“蓋”句首語氣詞。表示要發(fā)議論。《史記·孝文本紀(jì)》:“蓋天下萬物之萌生,靡不有死?!?/span>
? ? ? ⑵“言”談?wù)?,議論?!逗鬂h書·馮衍傳下》:“董仲舒言道德,見妒于公孫弘?!?/span>
? ? ??⑶“順”順理。《論語·子路》:“名不正則言不順?!?/span>
聲明:本文系轉(zhuǎn)載,由趙庚白原創(chuàng)發(fā)布于新浪博客,轉(zhuǎn)載請聯(lián)系原作者。趙先生博客地址:http://blog.sina.com.cn/u/52917060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