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九五?飛(1)龍(2)在(3)天(4),利(5)見(6)大人(7)。
【譯】九五?舞龍者將龍高高地舉過頭頂,有利于看到君主。
注釋:?(1)“飛”凌空,高。丘遲《與陳伯之書》:“燕巢于飛幕之上?!?/span>
? ? ? (2)“龍”可舉起來舞動的假龍?!吨芤住だぁど狭难浴罚骸?陰疑于陽,必戰(zhàn)。為其嫌于無陽也,故稱龍焉?!保ǚQ:舉。《史記·周本紀》:“稱爾戈,比爾干,立爾矛,予其誓?!狈Q龍:舉龍。)
? ? ? (3)“在”介詞。表示動作、行為進行的處所、時間、范圍或事物存在的位置,有時表示與事物的性質(zhì)、狀態(tài)有關的方面?!渡袝ぢ逭a》:“在十有二月,惟周公誕保文武受命?!?/span>
? ? ? (4)“天”本義:人的頭頂?!墩f文解字注》:“天,顛也?!嵳?,人之頂也。以為凡高之稱。”
? ? ? (5)“利”有利于?!独献印ぐ苏隆罚骸八评f物而不爭?!?/span>
? ? ? (6)“見”看見,看到。《禮記·大學》:“視而不見,聽而不聞?!?/span>
? ? ? (7)“大人”指在高位者,如王公貴族。(王公:天子與諸侯。)《史記?孟子荀卿列傳》:“王公大人初見其術(shù),懼然顧化,其后不能行之?!?/span>
?
【乾】九五?象曰?飛龍在天,大人造(1)也。
【譯】象?“舞龍者將龍高高地舉過頭頂?!笔?/span>君主前來造訪。
注釋:?(1)“造”本義:到,往某地去?!吨芏Y·司門》:“凡四方之賓客造焉。”
?
【乾】九五 文言曰:飛龍在天,上(1)治(2)也。
【譯】文言“舞龍者將龍高高地舉過頭頂。”這是君主治理得好天下太平。
注釋:?(1)“上”君主;皇帝?!秶Z?齊語》:“于子之鄉(xiāng),有不慈于父母……不用上令者,有則以告?!表f昭注:“上,君長也?!?/span>
? ? ? (2)“治”治理得好,安定太平。《管子·宙合》:“桀紂以亂亡,湯武以治昌。”
?
【乾】九五 文言又曰:飛龍在天,乃(1)位(2)乎(3)天(4)德(5)。
【譯】文言 舞龍者將龍高高地舉過頭頂。這個站立在面前的是他們的依靠對象具有仁愛之心。
注釋:?(1)“乃”此,這個?!蛾套哟呵铩罚骸拔崧勚遄硬粷M隅,一子可滿朝,非乃子耶?”
? ? ? (2)“位”立,站立。《周禮?秋官·朝士》:“面三槐,三公位焉?!?/span>
? ? ? (3)“乎”用于句中表示停頓?!墩撜Z·雍也》:“于從政乎何有?”
? ? ? (4)“天”依靠對象;賴以生存、不可或缺之事物?!妒酚?酈生陸賈列傳》:“王者以民人為天,而民人以食為天?!?/span>
? ? ? (5)“德”善行;仁愛;仁政?!渡袝けP庚上》:“汝克黜乃心,施實德于民,至于婚友,丕乃敢大言,汝有積德?!?/span>
?
【乾】九五 文言又曰:“飛龍在天,利見大人?!焙沃^也?子曰:“同聲相應,同氣相求。水流濕,火就燥。云從龍,風從虎。圣人作而萬物睹。本乎天者親上,本乎地者親下,則各從其類也。”
【譯】文言“舞龍者將龍高高地舉過頭頂,有利于看到君主?!?/span>怎么分析判斷這句話呢?老師說:“聲音相同就會互相應和,氣息相同就會彼此尋求。水會流向低洼潮濕的地方,火會趨向干燥的區(qū)域;人與人親密往來都是順從有雄才大略的人,平民百姓的愿望是順從威武勇猛的人。帝王站起身來就會引來眾人觀看。自己是天子身邊的人會親近君王,自己是屬地的人會親近大臣。法則是各自順從自己認為好的。
此段文言篇幅較長以下將其分段注解。
【原文】“飛龍在天,利見大人。”何(1)謂(2)也?子曰:“同(3)聲(4)相(5)應(6),同氣(7)相求(8)。
【譯文】“舞龍者將龍高高地舉過頭頂,有利于看到君主?!?/span>怎么分析判斷這句話呢?老師說:“聲音相同就會互相應和,氣息相同就會彼此尋求。
注釋: (1)“何”副詞。怎么,哪里?!墩撜Z?公冶長》:“賜也何敢望回?”
? ? ? (2)“謂”以為;認為(對某一事物經(jīng)分析思考后所作的判斷。)?!渡袝ぬ┦闹小罚骸爸^己有天命,謂敬不足行?!?/span>
? ? ? (3)“同”相同,一樣。《孟子·滕文公上》:“布帛長短同,則賈相若。”
? ? ? (4)“聲”聲音,《孟子·梁惠王上》:“君子之于禽獸也,見其生,不忍見其死;聞其聲,不忍食其肉?!?/span>
? ? ? (5)“相”互相?!秾O子·勢》:“奇正相生,如循環(huán)之無端,孰能窮之?”
? ? ? (6)“應”應和?!痘茨献印ぴ烙枴罚骸安粸橄瘸?,感而應之?!?/span>
? ? ? (7)“氣”氣息?!稘h書·蘇武傳》:“{蘇}武氣絕,半日復息?!?/span>
? ? ? (8)“求”尋求?!睹献印ち夯萃跸隆罚骸盀榫奘遥瑒t必使工師求大木。”
【原文】水流濕(1),火就(2)燥(3)。云(4)從(5)龍(6),風(7)從虎(8)。
【譯文】水會流向低洼潮濕的地方,火會趨向干燥的區(qū)域;人與人親密往來都是順從有雄才大略的人,平民百姓的愿望是順從威武勇猛的人。
注釋:?(1)“濕”低下潮濕?!蹲髠鳌は骞荒辍罚骸安晃房鼙I,而亦不患燥濕?!?/span>
? ? ? (2)“就”歸于,趨向。《國語·齊語》:“處工就官府,處商就市井,處農(nóng)就田野?!?/span>
? ? ? (3)“燥”干燥?!稘h書·丙吉傳》:“吉擇謹厚女徒,令保養(yǎng)曾孫,置閑燥處?!?/span>
? ? ? (4)“云”親密往來?!犊滴踝值洹?span style="font-size: 12pt; line-height: 150%; font-family: 宋體; background-image: initial; background-position: initial; background-size: initial; background-repeat: initial; background-attachment: initial; background-origin: initial; background-clip: initial;">又狎昵往復也?!对娊?jīng)·小雅》昏姻孔云?!蹲髠鳌は骞拍辍罚骸皶x不鄰矣,其誰云之?!保ㄡ蜿牵河H密。)
? ? ? (5)“從”聽從;順從?!肚f子·大宗師》:“父母于子,東西南北,唯命之從。”
? ? ? (6)“龍”具有雄才大略的人?!度龂尽な駮ぶT葛亮傳》:“諸葛孔明者,臥龍也?!?/span>
? ? ? (7)“風”風俗,民情(人民的心向、愿望。)?!蹲髠鳌ふ压荒辍罚骸疤熳邮★L以作樂?!?/span>
? ? ? (8)“虎”比喻威武勇猛?!对娊?jīng)·魯頌·泮水》:“矯矯虎臣,在泮獻馘?!?/span>
【原文】圣人(1)作(2)而萬(3)物(4)睹(5)。本(6)乎(7)天(8)者親(9)上(10),本乎地(11)者親下(12),則(13)各從(14)其類(15)也?!?/b>
【譯文】帝王站起身來就會引來眾人觀看。自己是天子身邊的人會親近君王,自己是屬地的人會親近大臣。法則是各自順從自己認為好的?!?/span>
注釋:?(1)“圣人”君主時代對帝王的尊稱?!抖Y記·大傳》:“圣人南面而治天下,必自人道始矣?!?;《韓非子·外儲說右下》:“是以圣人不親細民,明主不躬小事?!?/span>
? ? ? (2)“作”起立,站起來?!墩撜Z·先進》:“鼓瑟希,鏗爾,舍瑟而作?!?/span>
? ? ? (3)“萬”眾多,極多?!对娊?jīng)·小雅·桑扈》:“彼交匪敖,萬福求求?!?/span>
? ? ? (4)“物”人,眾人?!蹲髠鳌ふ压荒辍罚骸皶x荀吳謂韓宣子曰:‘不能救陳,又不能救蔡,物以無親?!?/sp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