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胡煦撰《周易函書?約存》

[清]胡煦撰《周易函書?約存》

分類:易經(jīng)注解 | 作者:胡煦 | 收藏:0 | 評論:0 | 人氣:0

點校底版:文淵閣四庫全書

書籍摘要:[清]胡煦撰《周易函書?約存》【初次點?!浚憾〔欢驹俅吸c校】:暫無【點校底本】:欽定四庫全書(文淵閣)第48冊?經(jīng)部42?易類注:此本圖類較多,編為橫版格式時,著實有些雜亂,建議...

x

感謝您的支持,我會繼續(xù)努力的!

打開支付寶掃一掃,即可進行掃碼打賞哦,分享從這里開始,精彩與您同在
圖書目錄111

書刊介紹

[清]胡煦撰《周易函書?約存》

【初次點?!浚憾〔欢?/p>

【再次點?!浚簳簾o

【點校底本】:欽定四庫全書(文淵閣)第48冊?經(jīng)部42?易類

注:此本圖類較多,編為橫版格式時,著實有些雜亂,建議配合原版閱讀。


(清)胡煦撰《周易函書?約存》提要

【臣】等謹案:周易函書約存十八卷、約註十八卷、別集十六卷。國朝胡煦撰。煦字滄曉,光山人,康熙壬辰進士,官至禮部侍郎。是書原本一百十八卷,其詮釋經(jīng)文者四十九卷,冠以原圖八卷,用解伏羲之易,原卦三卷,用解文王之易,原爻三卷,用解周公之易。又取先儒論說,集為原古三十六卷,謂之首傳,共九十九卷,為周易函書。正集外有函書約三卷,易學須知三卷,易解辨異三卷,篝燈約旨十卷,共十九卷,為別集。別集先已刋板,正集因卷帙浩繁,艱於剞劂,乃取詮釋經(jīng)文之四十九卷,約為十八卷,名曰函書約註。又取首傳五十卷,約為十六卷,附以續(xù)約旨二卷,共十八卷,刋之名曰續(xù)集。皆煦所手訂也。其正集原本,煦門人李學裕欲為校刋,擕其稿去,會學裕病卒,遂散佚。後別集續(xù)集板並漫漶,其子季堂重為校訂,因正集未刋,續(xù)集之名無所緣起,且續(xù)集之原圖原卦原爻原古,即刪取正集之要語,非別有所增,未可目之以續(xù),而別集內(nèi)之函書約三卷,亦即正集之原圖原卦原爻,撮其大義,更不可附入別集,遂以續(xù)集編為十五卷,取函書約三卷弁首,共十八卷,名為約存,蓋以正集既佚,其大義僅存於是也。又以續(xù)約旨二卷,依篝燈約旨原目,散附各篇之內(nèi),合易學須知三卷,易解辨異三卷,仍為別集,其釋經(jīng)文之十八卷,仍名約註,共為五十二卷,即此本也。煦硏思易理,平生精力,盡在此書,其持論酌於漢學宋學之間,與朱子頗有異同。然考朱子語録有曰:某作易本義,欲將文王卦詞大槩畧說,至其所以然之故,於孔彖詞中發(fā)之,如此乃不失文王本意,但未暇整頓爾云云。是朱子於本義,蓋欲有所改定而未能,則後人辨訂,亦未始非朱子之志也。陸游渭南集有朱氏易傳跋曰:易道廣大,非一人所能盡,堅守一家之說,未為得也。元晦尊程氏至矣,然其為說,亦已大異,讀者當自知之。斯可謂天下之通論矣。

乾隆四十六年九月恭校上。

總纂官

【臣】紀昀

【臣】陸錫熊

【臣】孫士毅

總校官

【臣】陸費墀

相關推薦

微信二維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