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卦變圖【虞仲翔所傳】-[清]胡煦撰《周易函書?約存》

胡煦| 易經(jīng)注解| 2023-02-10 11:58:22| 0

附:古卦變圖【虞仲翔所傳】。

image.pngimage.pngimage.pngimage.png一陰一陽之卦各六,皆自復(fù)、姤而變。

?比【初之五】?【大初之有五】

?剝【初之上】

?夬【初之上】

二陰二陽之卦各九,皆自臨、遯而變。

《?》,臨,?遯

《?》升【初之三】?!?》【無初之妄三】。

?解【初之四】。?【家,初之人四】。

?坎【初之五】?離【初之五】

?蒙【初之上】

?革【初之上】

?【明二之夷三】。?訟【二之三】。

?震【二之四】?巽【二之四】

?屯【二之五】?鼎【二之五】

?頤【二之上】

?【大,二之過上】

三陰三陽之卦各十,皆自泰、否而變。

《?》,泰。《?》,否。

?恒【初之四】?益【初之四】

?井【初之五】?【噬初之嗑五】

?蠱【初之上】

?隨【初之上】

?豐【二之四】?渙【二之四】

?【既二之濟(jì)五】。?【未二之濟(jì)五】。

?賁【二之上】

?困【二之上】

?【歸三之妹四】?漸【三之四】

《?》節(jié)【三之五】?旅【三之五】

?損【三之上】

?咸【三之上】

四陰四陽之卦各九,皆自大壯、觀而變。

?大壯。?觀。

?【大初之過五重】。?頤【初之五重】。

?鼎【初之上重】。?屯【初之上重】。

?革【二之五,重】。?蒙【二之五,重】。

?離【二之上重】。?坎【二之上重】。

?兌【三之五】?艮【三之五】

?睽【三之上】

?蹇【三之上】

?需【四之五】。?晉【四之五】。

?【大四之畜上】

?萃【四之上】

變例之卦二

?中孚。

?小過

凡變卦皆從乾、坤來。

?乾

?坤

煦曰:至此乃云卦變皆從乾坤來一語,可證聖人傳卦之始,未嘗有卦變之說也。蓋卦之成也,皆由乾坤二用一交而始,非乾九之用於坤,則坤六之用於乾,然後有三男三女之分。故六子之體,悉具乾坤之體,而或多或少,或上或中或下,則各各不相同,因其多寡不同,而別其動(dòng)靜,明其體用。如三爻之中,兩陰一陽,則以兩陰為靜體,而以一陽為動(dòng)用之爻。蓋謂坤本三陰,今復(fù)有此一陽,自外來而交之,因得變成此體。則自外來交之一爻,動(dòng)而善遷,其用可知矣,因遂得為主於此卦中。故孔子之彖,每有上下往來內(nèi)外進(jìn)退之說,皆是說打初成卦時(shí),乾坤摩盪之妙,欲人知觀象之法,而用以審擇主爻者也。不察乾坤二用,不知六子之體,全是乾坤之交,流為卦變,紛紛其說,又曷怪焉?然而周易之不明,遂自卦變一說始矣。今觀先儒之註彖傳,中有往來字面,率以卦變言之,則諸卦之由來,皆宜各有一變卦矣。而先儒不言,豈通論乎?

×關(guān)閉
微信二維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