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卦-鼎卦?火風(fēng)鼎卦(巽下離上)

| 易經(jīng)注解| 2024-01-01 00:05:04| 0

第50卦-鼎卦?火風(fēng)鼎卦(巽下離上)-(清)趙繼序撰《周易圖書質(zhì)疑》卷十一

鼎卦:?【巽下離上】

朱子曰:吉,衍文也。

《- -》

巽合震為足,而初有趾象。用鼎先以滌濯,則趾顛而否出矣。巽、離備兌皆女,而備乾為夫君,故曰得妾以其子。

按:備乾而內(nèi),初亦變乾為健,故曰出否。為父,故曰得子。重變大有,出否則遏惡以取新,得子則順命以主器。無咎者,可以進于元亨也。

《一》

二剛居中,故曰鼎有實。比初隂為惡,故曰我仇有疾。變艮為止,故曰不我能即。重變旅,旅非定鼎之所也。有仇不即,其亦小亨而貞吉者乎?

李光地曰:此疾字是妒害之義,所謂入朝見疾是也。然小人之害人也,必託為親愛以伺其隙,故必不惡而嚴(yán),使之不我能即,而後無隙之可乘也。

《一》

易祓曰:鼎耳謂六五,正所以運其腹中所容者。惟上無應(yīng),塞而不行。

按:內(nèi)三變坎為耳,故曰鼎耳。為耳痛,故曰革。為陷,故曰其行塞上。離為雉備,兌為口,三當(dāng)口下,故曰雉膏不食??矠橛辏杲祫t塞者通,悔可虧而吉有終矣。重變未濟,小狐濡尾,此行之所由塞也。終吉,庶可免于無攸利乎。

《一》

王弼曰:既覆公餗,體為沾濡,受其至辱,災(zāi)及其身,故曰其形渥,兇也。

按:外四變艮為止,不知止,則鼎之折覆所由來也。變艮而連三五,則成震為足,隂柔不勝其任,故曰鼎折足。四有公象,折足則餗必覆,而備兌之口虛矣。羞愧至于汗流,故曰其形渥,兇。重變蠱,蠱則取新者壞矣,故有折足覆餗之象。先甲後甲,非大有為者,不勝其事也。

來知德曰:下體巽,有足而無耳,故曰耳革。上體離,有耳而無足,故曰折足。

《- -》

干寶曰:凡舉鼎者鉉也,尚三公者王也。金喻可貴,中之美也,故曰金鉉。鉉鼎得其物,施令得其道,故曰利貞也。

程子曰:對峙于上者耳也,橫亙乎上者鉉也。

按:離得坤之中畫為黃,變乾為金,重變姤為遇,則有實者耳不革,足不折,而有所遇也。黃耳金鉉,庶乎天下大行矣。

《一》

五變乾為金,亦為玉,而上乘之,故體其象曰玉鉉,彖所謂元吉亨者也。變震為動,其究為健,玉鉉在上,動之健者也。重變恆定鼎者,久于其道,則金和玉節(jié),文質(zhì)得中,大吉無不利,即所謂利貞,利有攸往也。

易祓曰:鼎與井,其用在五,而其功皆在上。井至上而後為元吉,鼎至上而後為大吉,皆所以全養(yǎng)人之利者也。

《彖》

荀爽曰:巽入離下,中有乾象,木火在外,金在其內(nèi),鼎鑊亨飪之象也。

虞翻曰:三在巽上,動成坎,離有兩坎兩離象,乃稱聰明。

來知德曰:鼎綜革言,革下卦之離,進而為鼎之上卦也。進而上行,居五之中,應(yīng)乎二之剛也。

《象》

項安世曰:存神息氣,人所以凝夀命;中心無為,以守至正,君所以凝天命。

《五》

陸績曰:得中承陽,故曰中以為實。

×關(guān)閉
微信二維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