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卦-夬卦?澤天夬卦(乾下兌上)

| 易經(jīng)注解| 2024-01-01 00:02:02| 0

第43卦-夬卦?澤天夬卦(乾下兌上)-(清)趙繼序撰《周易圖書質(zhì)疑》卷十

夬卦:?【乾下兌上】

陽長至五。五,君象也,尊位也,故曰揚(yáng)于王庭。二五中實(shí)為孚,柔在上,故有厲。兌為口,故曰號曰告。乾錯(cuò)坤,有邑象。兌為毀折,故曰不利即戎。

虞翻曰:陽息隂消,君子道長,故利有攸往。

《一》

內(nèi)初變巽,錯(cuò)震為足,而初在下,有趾象。陽壯有前象,然巽為伏,故曰往不勝為咎。重變大過,棟橈,故壯往不勝也。夬者能戒其壯,庶可利有攸往乎?

黃道周曰:大壯之趾,則猶有孚。夬之前趾,則遂為咎。何也?大壯而恒,則猶未為過也。夬而大過,則是為過也。

《一》

乾有惕象,應(yīng)兌為號。內(nèi)二變離,錯(cuò)坎為盜,故曰有戎。離日未見,故曰莫夜。其位得中,故曰勿恤。重變革,已日乃孚,故惕號于莫夜也。悔亡,則有戎可革而勿恤矣。

李光地曰:莫夜,人所忽也,而猶惕號,則所以警懼者素矣。有戎,人所畏也,而不之恤,則所以持重者至矣。蓋即彖之所謂孚號有厲,不利即戎者也。

《一》

翟元曰:頄,面也。

按:乾為首,而三居上,故曰頄。恃壯,故有兇。然乾三之君子,志在夬兌之一隂,故曰夬夬。兌澤上乾,而內(nèi)三及重皆變兌,有遇雨象。陽健獨(dú)行,若為隂濡,有慍而決之,則無咎也。兌亨利貞,壯頄則非貞矣。以獨(dú)行之道,而得麗澤之助,庶有亨乎!

《一》

四居上卦之下,有臀象。兌為毀折,故曰無膚。變坎為曳,故曰其行次且。兌為羊而決之,故曰牽羊。為口,故曰言??矠槎试宦勓圆恍?。重變需為不進(jìn),故有行次且、言不信之象。然決而能需,則有孚而可利涉矣。

虞翻曰:兌為羊,二變巽為繩,剝艮手持繩,故牽羊來。

知德曰:凡易言臀者,皆坎也。坎為溝瀆,臀之象也。

《一》

王弼曰:莧,草木之柔脆者也。決之至易,故曰夬夬。

按:五近上,急于夬,故曰夬夬。五得中,故曰中行無咎。變震為萑葦,蕃鮮,故有莧陸之象。重變大壯,利貞,剛動(dòng),故夬夬而得中行也。

《- -》

蘇軾曰:無號者,不警也。陽不警,則有以乘之矣。

按:兌口為號,茍孚號者而無號,將以柔乘剛,終必有兇矣。外上及重,皆變乾元亨利貞,而爻繫終有兇者,上之亢而有悔也。無號者,可以戒矣。

《彖》

王弼曰:剛德浸長,一柔為逆,衆(zhòng)所同誅而無忌者也,故可揚(yáng)于王庭。

《二》

虞翻曰:動(dòng)得正應(yīng)五,故得中道。

《五》

虞翻曰:在坎隂中,故未光也。

《上》

虞翻曰:隂道消滅,故不可長也。

×關(guān)閉
微信二維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