遯卦:?【艮下乾上】
虞翻曰:小隂謂二,得位浸長,以柔變剛,故小利貞。
《- -》
初有尾象,尾在後矣。之外為往,往則必厲,故曰勿用內(nèi)。初變離為麗,勿往則安其所麗也。重變同人,以同人而當(dāng)遯,則遯尾勿往,不可以利涉大川也。
《- -》
艮為手,有執(zhí)象。乾錯(cuò)坤為牛,二中色為黃,故曰執(zhí)用黃。牛之革備巽,而內(nèi)二亦變巽為繩,執(zhí)革從繩,故曰莫之勝。說重變姤,女壯則陽遯,故有用革莫說之象。
龔煥曰:五爻皆言遯,惟六二不言者,上與五應(yīng),雖當(dāng)遯時(shí),固結(jié)而不可說者也,故有執(zhí)用黃牛之革之象。
《一》
備。巽為繩,有係象。三乘二隂,有所係,則不克遯而為疾厲矣。然內(nèi)三變坤為臣,艮錯(cuò)兌為妾,隂如臣妾,乃可畜也,故吉。重變否,匪人,不利君子貞,貞則遯不可係矣。臣妾近于匪人,雖畜之吉,而終有不利也。
黃道周曰:遯之否,儉德辟難,恐不及也,何係之有?係遯者,臣妾之事也。夫有遯志而告之臣妾,則必不逮矣。故臣妾者,天下所為係畜也。舉係畜者,以庶幾一吉,猶以身嘗疾而得厲藥也。
《一》
四居備巽之極,而又變巽為入,入乎遯而所好存焉,不與三同係矣。陽為君子,隂為小人,遯則吉,不遯則否。重變漸,其四漸木而得桷,亦有好遯之象。
《一》
五剛中正,其變?yōu)殡x,健而能明,故為嘉遯,貞吉。重變旅,小亨,貞吉,猶遯之亨,小利貞也。嘉遯,則雖旅處而無不得也。
龔煥曰:嘉遯,貞吉,即彖傳所謂遯而亨也。五當(dāng)位而應(yīng),與時(shí)偕行者也。
按:剛當(dāng)位而應(yīng),亦不合主遯者言。蓋以遯之君子為嘉而招徠之,故曰與時(shí)偕行也。在遯之時(shí),而志于行者也。
《一》
虞翻曰:乾盈為肥,二不及上,故肥遯無不利。
按:外上變兌為附?jīng)Q,有決而肥遯之象。重變咸為感則遯,故肥遯也。
《象》
張子曰:惡,讀為憎惡之惡。遠(yuǎn)小人,不可示以惡也。惡則患及之,又焉能遠(yuǎn)?嚴(yán)之為言,敬小人而遠(yuǎn)之之意也。
《上》
侯行果曰:最處外極,無應(yīng)于內(nèi),心無疑戀,超世高舉。
上一章節(jié)
下一章節(ji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