需卦:?【乾下坎上】
乾坎中實(shí),皆有孚之象備。離為火,故曰光亨。五陽中正,故曰貞吉。坎為水,故曰大川。乾為健,故曰利涉。
《一》
干寶曰:郊,乾坎之際也。得位有應(yīng),故曰利用恒。雖小稽留,終于必逹,故曰無咎。
按:內(nèi)初變巽為進(jìn)退,故有需郊之象。重變井,是井在郊也。改邑不改井,有恒道焉,故利用恒,無咎。
《一》
虞翻曰:沙謂五,水中之陽稱沙也。
按:備兌為口舌,故曰小有言。內(nèi)二變離為麗,故麗于沙而能需。重變既濟(jì),雖初吉終亂,然于小有言而豫防之,則亂者不亂而可吉矣。
《一》
荀爽曰:親與坎接,故稱泥。須止不進(jìn),不取于四,不致寇備。
按:上坎為盜,故曰寇至。備兌而內(nèi)三,亦變兌為剛鹵,故有于泥之象。重變節(jié),苦節(jié)不可貞,故致寇至。而敬慎以禦之,則亨矣。
《- -》
坎為血卦,穴亦坎象也。居乾之上,不陷于險(xiǎn),故曰出自穴外。四變兌為附?jīng)Q,故有出穴之象。重變夬,以剛決柔,而孚號有厲,利有攸往,故有需血出穴之象。
《一》
荀爽曰:五互離坎,水在火上,酒食之象。需者,飲食之道,故坎在需家為酒食也。
按:外五變坤,安貞則吉。重變泰,小往大來,其中正之有慶乎!
《- -》
坎之上下二隂為穴,外上變巽而為入,位居坎極,不克出而入之矣。賴下三陽動而自至,可資之以濟(jì)險(xiǎn),故吉。自外之內(nèi)曰來,而三人之來,以二三來就于初,而俱應(yīng)上,故不言往而言來也。重變小畜,陽畜于隂,故有入穴之象。然密雲(yún)之不雨者,既雨則終吉矣。
《象》
宋衷曰:雲(yún)上于天,需時而降也。
程子曰:飲食以養(yǎng)其氣體,宴樂以和其心志,所謂居易以俟命也。
《二》
來知德曰水,行朝宗曰衍,即水字,言水在中央也。
《四》
坎為耳,故曰聽。
吳澄曰:謂六四柔順,以聽從于九五也。
《上》
上與三為正應(yīng),初二之來,于位不當(dāng)。
荀爽曰:雖不當(dāng)位,承陽有實(shí),故終吉,無大失矣。
上一章節(jié)
下一章節(ji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