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易下經(jīng)】第52卦-艮卦?艮卦為山(艮下艮上)-[宋]俞琰撰《周易集說?卷九》

[宋]俞琰| 易經(jīng)注解| 2022-12-01 23:51:22| 0

第52卦-艮卦?艮卦為山(艮下艮上)

艮其背,不獲其身,行其庭,不見其人,無咎。

艮止也,一陽止于二陰之上也。卦之兩體皆艮,則上下各止其所,有兩人相背而不相嚮之象。夫止而不動者背也,動而行者身也,上九靜而止于上,九三互震則動而行于下,一止一行,其情不相得,故曰艮其背,不獲其身。身指九三而言,既相背而不相嚮,則九三行于庭內(nèi),不見上九之在外,故曰?行其庭,不見其人?。人指上九而言,然則上九所以不獲其身者,艮其背故也。九三所以行其庭不見其人者,亦艮其背故也。觀彖傳可見艮之時,動亦止,靜亦止,動靜不失其時,又何咎焉。

初六

初六:艮其趾,無咎,利永貞。

趾在下而先動者也,艮其趾者,止於初也。事止於初,則未至有失,故無咎。復(fù)死其陰柔無定力,而不能永久以正道固守,戒之曰?利永貞?。

六二

六二:艮其腓,不拯其隨,其心不快。

腓,足肚,隨股而動者也。九三剛而失中,不得止之宜。六二雖有中正之德,而不能拯其不中之失。二之行止,蓋係乎所主,不得自由也。二靜而欲止,三則動而欲行,二非不欲止三之行也,而陰當(dāng)從陽,下當(dāng)從上,不可得而止也,而況三居下體之上,為下卦之主,則行止在三而不在二,二不容不隨三也。其隨也非其心之所願,是以不快。

九三

九三:艮其限,列其夤,厲熏心。

三居上下二體之間,其象如門之限閾,在人身則腰是也。腰有腎,唯宜止而安靜,不可動橈者也。夤,脊膂也。其夤列而至於薰灼其心,則危亡可立而待也。列當(dāng)依孟嘉作?裂?,薰當(dāng)依孟喜作?熏?,與詩雲(yún)漢憂心如熏之熏同。醫(yī)書謂剛暴者多怒,怒則氣阻而結(jié)成疽,疽者阻也,疽發(fā)于背則毒氣熏心而不食,此危證也。九三過剛不中,妄動於艮止之時,故其象如此。心指四而言,四居輔之下,限之上,正當(dāng)心之位也。夫重震重艮,皆以兩剛爻取義,震初吉而四不吉,艮上吉而三不吉,何也?震初動而四則止,艮上止而三則動也。震之四互艮而止於震動之時,故有震遂泥之失;艮之三互震而動於艮止之時,故有列其夤之患。蓋與義相反故也。

六四

六四:艮其身,無咎。

咸艮皆以人身取象,咸之四以心之思言,艮之四以身言,何也?咸言思者,面面相對,因其見而有感也。艮言身者,背背相偝,無所見而遂止也。人之一身無非動者,艮其身則止而不動矣,吉兇悔吝生乎動,動則有咎,不動則無咎也。陽好動,陰好靜,六四純乎陰靜,雖與九三同,互震體,不隨九三妄動,故其象占如此。

六五

六五:艮其輔,言有序,悔亡。

輔者言之所自出,言妄發(fā)則有悔,況言於艮止之時,能無悔乎?今曰艮其輔則輔不妄動,言有序則言不妄發(fā),是以悔亡。六五柔得中而無過,故其象占如此。

上九

上九:敦艮,吉。

上居重艮之極,止而過於敦篤,得止道之至善者也。故諸爻之中,獨此爻為吉。震之動不可過,故震至上則兇。艮之止不患乎過,故艮至上則吉。

×關(guān)閉
微信二維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