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元亨利貞。
乾,健也。畫奇屬陽而體剛,故其性健。此卦乾下乾上而六畫之奇,純乎陽剛健之至也。元,大也;亨,通也;利,宜也;貞,正而固也。其占為始雖大通,又宜固守以正,然後可保其終。蓋不可恃其健而妄動(dòng)也。
初九,潛龍勿用。
初,即一之異名。卦畫自下而上,故以一為初。一言初,則六為終;六言上,則一為下?;ノ南嗤ㄒ?。九,陽數(shù)。潛,藏也。龍大而靈變之物,以象乾六爻之變也。勿,禁止之辭。用,謂動(dòng)而施為。初九在下,乾之下,陽氣潛藏,故其象為潛龍。潛則隱而未見,故其占為君子勿用。
九二:見龍?jiān)谔?,利見大人?/p>
田,地上也。龍之出見而在田,猶君子出仕而在位也。大人,有大德之人也。九二在下,乾之中乃陽氣發(fā)見於地上之時(shí),故其象為見龍?jiān)谔?,其占為利見在下之大人。見龍之見,音現(xiàn)。利見之見,如字。
九三:君子終日乾乾,夕惕若,厲無咎。
六爻皆君子也。此爻居天田之間,正當(dāng)人位,故特稱君子,以發(fā)之在下乾之終,故曰終日,下乾終而上乾繼之,故曰?乾乾?。夕,日之過中也。惕,懼也。若,助語。九三處重乾之交而自彊不息,又因日之過中省察自己之不中,而兢兢焉,故其象如此厲危而不安也。咎,譴責(zé)也。夫以九居三剛而不中,居下之上乃危地也,其占何以無咎?曰:君子終日乾乾,至於日之夕而猶惕懼,故雖危厲,亦無咎也。夕惕若為句,厲無咎為句。
九四:或躍在淵,無咎。
或,疑辭,謂其在兩乾之間而或上或下也。淵深,水龍之所居也。九四,亦剛而不中者也。離地而躍於人之上,能無咎乎?所以無咎者,躍而在淵,處卑而不犯上也。乾六爻雖皆君德,以位言則唯五為君,餘皆臣也。九四,爻剛位柔,以臣近君,以淵近天,故其象占如此。
九五:飛龍?jiān)谔?,利見大人?/p>
九五:君位之至尊,由天之不可階而升也。故其象為龍之飛而在天,其占為利見在上之大人。
上九:亢龍有悔。
亢,口浪反,極甚之為亢。上九,過中而居乾終,六陽之窮,故其象為亢龍?;?,懊恨也。有過則有悔。上九位高而不知退,動(dòng)極而不知止,故其占曰有悔。
用九,見群龍無首,吉。
筮法陽數(shù)窮於九,陰數(shù)窮於六,窮則必變。乾爻用九,坤爻用六,蓋取其變也。見,如字。見群龍無首為句。乾為首,乾六爻皆九,則變而為坤,是為群龍無首之象。吉,善也。占者見此象而處後,則善不可為首也。剛太過則折,非善道也。故上九,亢龍有悔。六陽變?yōu)榱?,則剛而能柔,吉之道也。故用九,見群龍無首,吉。
上一章節(ji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