欽定四庫全書
周易述卷十四 元和惠棟撰
象下傳二
澤無水困。
注:水在澤下。故無水。君子以致命遂志。
注:君子謂三伏陽也。否坤為致。巽為命??矠橹尽H腙幹?。故致命遂志也。
疏:水在至無水
○此王弼義也。
○君子至志也
○此虞義也。三陽為君子。故君子謂三伏陽。三陽入陰中。故致命遂志。六三既辱且危。此君子小人之別也。故曰困德之辨也。
入於幽谷幽不明也。
注:為陰所弇。故不明。困于酒食中有慶也。
注:陽稱慶。中謂五。二變應五。故中有慶。據(jù)于蒺藜乘剛也。
注:經(jīng)言據(jù)。傳言乘。正名之義。入于其宮不見其妻不詳也。
注:乾為詳。應在上。二之上乾體壞。故不詳。來徐徐志在下也。
注:下謂初。坎為志。雖不當位有與也。
注:初四失位故不當。易而得位故有與。劓刖志未得也。
注:坎為志。無據(jù)無應。故志未得。乃徐有說以中直也。
注:中謂二五。乾為直。書曰平康正直。利用祭祀受福也。
注:乾為福。二受五福。故受福。傳曰祭則受福。困于葛藟未當也。
注:謂三未當位應上。動悔有悔吉行也。
注:謂三變乃得當位之應。故吉行者也。
疏:為陰至不明
○此荀義也。
○陽稱至有慶
○陽稱慶。慶謂五也。二在下中。故中謂二。二變受五福。故中有慶也。
○經(jīng)言至之義
○易例陰在下。為陽所據(jù)。稱據(jù)。陽在下。為陰所乘。稱乘。今三陰乘二陽稱據(jù)。非所據(jù)也。故傳曰乘剛。扶陽抑陰。故曰正名之義也。
○乾為至不詳
○乾善為詳。三應上上本乾也。二之上乾體壞。故不詳。
○下謂至為志
○初在下。故下謂初。初體坎。故坎為志。
○初四至有與
○初四皆失位。故不當易而得位。陰陽相與。故有與也。
○坎為至未得
○坎為志。虞義也。無據(jù)無應而倪不安。故志未得。此陸義也。
○中謂至正直
○二變應五。故中謂二五。乾五為直。中直猶中正。書曰者。鴻範文。證二五為中正也。
○乾為至受福
○乾為福德。故乾為福。謂五也。二言享祀。五言祭祀。是五主祭而二受福。故云二受五福。傳曰者。□□文
○謂三至應上
○此虞義也。應在三。三失位。故謂三未當位應上。
○謂三至者也
○此虞義也。上乘陽。故動悔。變應三。故有悔。唯三變得當位之應。故吉行而無咎也。
上一章節(jié)
下一章節(ji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