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卦-頤卦?山雷頤卦[震下艮上]-[清]惠棟撰《周易述?卷四》

| 易經(jīng)注解| 2023-04-15 00:43:16| 0

27-頤卦?山雷頤卦(震下艮上-(清)惠棟撰《周易述?卷

頤卦?【震下艮上】

巽宮游魂卦,消息十一月

頤,貞吉。

注:晉四之初與大過旁通。卦互兩坤。萬物致養(yǎng)。故名頤。三之正。五上易位。故頤貞吉。養(yǎng)正則吉也。

反復(fù)不衰。與乾。坤???。離。大過。小過。中孚同義。故不從臨觀四陰二陽之例?;蛞耘R二之上。

觀頤,自求口實。

注:離為目。故觀頤。觀其所養(yǎng)?;蛞载宰杂^來。故觀頤。大過兌為口?;蛞耘R兌為口??趯嶎U中物。謂其自養(yǎng)。

疏:晉四至之上

知晉四之初者。

初九舍爾靈龜。虞彼注云:晉離為龜。四之初。故舍爾靈龜。是知卦自晉來。與大過旁通也。此上虞義也。卦自二至五有二坤。京氏謂地之氣萃在其中是也。說卦曰:坤也者。地也。萬物皆致養(yǎng)焉。頤者。養(yǎng)也。故名頤。此鄭義也。六爻三五上失正。三之正。五上易位。則六爻皆正。故曰頤貞吉。傳曰:養(yǎng)正則吉也。須養(yǎng)乃正。故不言元亨利貞而六爻之象亦不皆以正言也。卦有反復(fù)。如泰反為否。否反為泰。故雜卦曰:否泰反其類也。反復(fù)不衰。謂反復(fù)皆此卦也。故繫上曰:古之聰明睿知神武而不殺者。夫殺讀為衰。虞彼注云:在坎則聰。在離則明。神武謂乾。睿知謂坤。乾坤坎離。反復(fù)不衰。故而不殺者。夫四卦之外又有頤。大過。小過。中孚。故云反復(fù)不衰。與乾。坤。坎。離。大過。小過。中孚同義。頤與七卦同義。故不從臨觀四陰二陽之例。臨觀二卦皆四陰二陽也。又載或說曰:若從是例則自臨二之上成頤也。此上皆虞義也。

離為至自養(yǎng)

離為目。晉離也。觀頤。觀其所養(yǎng)。彖傳文。此上虞義也。頤而言觀。故或以卦自觀來。亦從四陰二陽之例也。大過兌為口已下亦虞義也。頤與大過旁通。大過體兌。故兌為口。臨兌亦為口。故并著或說也??谥兄畬嵢珙U中有物。故云口實頤中物。傳曰:自求口實。觀其自養(yǎng)也。義詳彖傳。

【原文】初九:舍爾靈龜,觀我朵頤,兇。

注:晉離為龜。四之初。故舍爾靈龜。我謂上。頤下垂為朵。上由頤。故觀我朵頤。求養(yǎng)于上。失所養(yǎng)也。故兇?;蛘f頤本末皆剛。象物外骨。故云龜。

【原文】六二:顛頤,拂經(jīng),于丘頤,征兇。

注:顛謂上。拂。違也??矠榻?jīng)。丘謂五。二宜應(yīng)五。過五而養(yǎng)于上。故曰顛頤。違常于五。故拂經(jīng)于丘。往上則兇。故頤征兇。

【原文】六三:拂頤,貞兇。十年勿用,無攸利。

注:三失位體剝。故拂頤不正。相應(yīng)弒父弒君。故貞兇。坤為十年。動無所應(yīng)。故十年勿用無攸利也。

【原文】六四:顛頤,吉,虎視眈眈,其欲浟浟,無咎。

注:四得位而養(yǎng)于上。故顛頤吉。坤為虎。離目為視??矠橛?。虎眂。眂上也。眈眈。視之專也。浟浟。求而遂也。上施而得其欲。故無咎。

【原文】六五:拂經(jīng),居貞吉,不可涉大川。

注:失位無應(yīng)。故拂經(jīng)。艮為居。與上易位。故居貞吉??矠榇蟠?。養(yǎng)道成于上。故不可涉大川。

【原文】上九:由頤,厲吉,利涉大川。

注:由。自也。上為卦主。眾陰順承。故由頤。失位故厲。變之正故吉。之應(yīng)曆五。故利涉大川。

疏:晉離至云龜

卦自晉來。故曰晉離。離為龜。說卦文。四體離。離為龜。四之初。故舍爾靈龜。龜稱靈者。蓍神為陽。龜靈為陰。故禇先生據(jù)傳曰:上有搗蓍。下有神龜。

管子曰:伏暗能存能亡者。蓍龜與龍是也。龜生于水。發(fā)之于火。於是為萬物先。為禍福正。故謂之靈龜也。此上虞義也。上為卦主。故我謂上。朵。下垂貌。震為動。觀我朵頤。動于欲也。龜養(yǎng)于內(nèi)者。初舍之而求養(yǎng)于上。失自養(yǎng)之義。故兇?;蛘f以下廣異義也。說卦離為龜。取外剛內(nèi)柔。頤初上兩陽而包四陰。故云本末皆剛??脊び浲夤驱攲?。故取象于龜。損二至上。益初至五。皆有頤象。故損之六五。益之六二皆言龜。義或然也。然漢學無有及此者。

顛謂至征兇

釋言曰:顛。頂也。郭璞注云:頭上。廣雅曰:顛。末也。上為頂。為末。故顛謂上。拂。違。王肅義也。字本作咈。與拂通。坎為經(jīng)。虞義也。虞注賁六五曰:五體艮。艮為山。五半山。故稱丘。王肅亦以丘為六五也。二正應(yīng)五。今過五而求養(yǎng)于上。故曰顛頤。經(jīng)。常也。過應(yīng)於上則違常于五。故云拂經(jīng)于丘矣。征。行也。震為行。求養(yǎng)而往則兇。故頤征兇也。

三失至利也

此虞義也。三陰不正。故失位。二至上體剝。違于養(yǎng)道。故拂頤。三既失正。上亦不正。故不正相應(yīng)。陰消至二。艮子弒父。至三成否。坤臣弒君。故貞兇。易凡言貞吉者皆得位?;蜃冎9始?。其言貞兇者。皆謂不正而兇。故荀注巽上九貞兇云:正如其故則兇。亦謂上失正不變而兇也。俗說雖正亦兇。失其義矣。坤數(shù)十。故為十年。動而與上敵應(yīng)。故動無所應(yīng)。坤為用。故十年勿用無攸利也。

四得至無咎

四得位而養(yǎng)于上。故顛頤吉。不言違常于初者。五為天位。以陰居之。故拂經(jīng)。與上易位則養(yǎng)道之成。成于上。實成于五。二正應(yīng)五而養(yǎng)于上。故亦曰拂經(jīng)。初亦求養(yǎng)于上。故四不以不應(yīng)初為違常也。至養(yǎng)道既成。六爻皆正。各得其應(yīng)矣。故彖傳云:養(yǎng)正則吉。象傳云:大有慶也。坤為虎。離目為眂??矠橛=杂萘x也。京房易傳曰:坤為虎刑。高誘注淮南曰:虎。土物也。坤為土。故為虎。虎眂眂上者。初遠于上。故曰觀。四近于上。故曰眂。浟浟。虞喜曰:浟當為逐。是浟為古文逐也?;B(yǎng)于外者。眈眈眂之。專言求養(yǎng)之專。浟浟求而遂言得所欲也。四養(yǎng)於上。上施之而得其欲。故無咎。象曰:上施光也。

失位至大川

五失位。與二無應(yīng)。故拂經(jīng)。艮為宮室。故為居。此上虞義也。五上易位。謂養(yǎng)正也。故居貞吉。五之正體坎??矠榇蟠?。上由頤。故養(yǎng)道成于上。四陰皆養(yǎng)于上。五雖之正。養(yǎng)道未成。故不可涉大川。

由自至大川

此虞義也。由。自也。釋詁文。與豫九四同義。眾陰。四陰也。四陰互兩坤。有致養(yǎng)之義。而主之者上也。故為卦主。坤為順。眾陰承上。故由頤也。上失位。故厲。與五易位。變之正。故吉。三五已正。五正應(yīng)二。上正應(yīng)三。故利涉大川。蓋養(yǎng)道至是而始成也。

×關(guān)閉
微信二維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