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震下艮上】
頤:貞吉;觀頤,自求口實。
頤,二陽之卦自臨來,二上相易也。又為四隂之卦自觀來,初五相易也。二卦皆以一爻相易,故兼以二卦取義。頤,震下艮上者也。頤者,口車之名。震動于下,艮止于上,口車動于下,而上則因輔嚼物以養(yǎng)人,故曰頤中四隂,畫口之齒也。初九以剛得正,故言貞吉也。觀頤,觀養(yǎng)道也,察諸人也。自求口實,自養(yǎng)也,求諸已也。以爻言之,初上二剛,四隂之所以求養(yǎng)者。觀頤,觀四隂也。自求口實,初上之自養(yǎng)也。以卦變言之,頤自觀來,觀頤也。口謂兌,自臨來,二未往,本兌口而中位實,故云口實也。本所自有,自也。以往而失口中之實,能求其所自有,則口中之實固在也。此卦因自養(yǎng)推之而養(yǎng)人者也。
初九,舍爾靈龜,觀我朶頤,兇。
初九震為動。朶者,頤之動也。靈龜,不食之物,且人貴之。飲食之人,人所賤矣。爾謂六四也。初九謂六四,曰:舍爾自己之靈龜,觀我初九之朶頤,從欲而動,兇之道也。此其所以不足貴也。周禮六龜,天龜曰靈屬?;?strong>曰:朶頤,言語之象。不自信其心,而聽人之言語者也。
以象變言之,初九之四有離象,離為龜,中虛為靈。
靈龜也。又龜背兩傍有八段,其腹中亦八段,如頤卦四隂爻也。靈龜,不食之物。龜伏于互坤兩土之下,亦不食之象也。離為目,故能觀。
此爻為頤下動之象,故致戒也。
六二,顛頤,拂經(jīng)于丘頤,征兇。
卦止兩陽爻,所以養(yǎng)人。乾索于坤而為震,初九本乾,乾為首,在下,顛頤也。上九,艮為山,為丘,頤。拂經(jīng),謂拂于常經(jīng)也。二當(dāng)受養(yǎng)于五,六五隂柔,非正應(yīng)不能養(yǎng)者也。欲從初則為顛矣,若就上則為拂經(jīng),亦不可行,故征兇。
此爻就下為顛,就上亦非其類,所以為兇。
六三,拂頤,貞兇。十年勿用,無攸利。
六三與上為應(yīng),當(dāng)受養(yǎng)于上九者也。而六三以柔居剛,不中不正,上九以剛居柔,亦不中不正,豈可以不正而相從哉?是拂于頤養(yǎng)之道者也。貞,靜也,雖靜亦兇,況不靜而動乎?十年勿用,無攸利,言兇之甚也。十年,經(jīng)歷久也。自六三至上九凡四爻,又自初九再至上九凡六爻,通得十爻,為十年之象。又以象言之,互體有坤,坤數(shù)十。
此爻雖有應(yīng),而兩皆不正,失其所養(yǎng)之道,故兇。
六四,顛頤,吉。虎視眈眈,其欲逐逐,無咎。
六四與初九為正應(yīng),求養(yǎng)于下,顛頤也。然求賢自助,剛?cè)岬谜?,故吉。艮體寅位為虎,六四之欲在于初九,欲仁斯至者也。震為作足,為逐,逐然而無咎者,以正應(yīng)故也。四能下賢以養(yǎng)德,則亦足養(yǎng)人矣。
以象變言之,乾索于坤而為震,乾首在下,顛也。艮寅位為虎,又艮伏兌亦為虎,動則成離,故為視。按虎之象不一,或取諸兌,或取諸乾,或取諸艮。兌與乾以西方白虎言也,艮以位乎寅,尾星虎也。此以艮之上九言之,尾星之象也。
此爻正應(yīng)在初而得應(yīng),得其所養(yǎng)者也,故吉。
六五,拂經(jīng),居貞吉,不可涉大川。
六五不能自養(yǎng),資上九之賢以為養(yǎng)。以上養(yǎng)五,拂經(jīng)也。以陽養(yǎng)隂,正也。與上相易,則得其正,故吉。不可涉大川,隂柔不能濟(jì)人之象。蓋六五雖得所養(yǎng),而不能養(yǎng)人,故不可涉大川也。
以象變言之,五上相易成坎,為大川,艮為止,不可涉矣。
此爻以柔居中而近上,雖得所養(yǎng),而不能養(yǎng)人之象。
上九,由頤,厲,吉,利涉大川。
五由上而得養(yǎng),上不免危,然剛?cè)嵯酀?jì),故吉。得君得民,故利涉大川也。
以象變言之,九之五成坎,下之三亦成坎,大川也。有震,足涉也。
此爻近君,有應(yīng)而吉。或曰口容止。
此卦三下爻以動而兇,上三爻以靜止而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