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易上經(jīng)】第11卦-泰卦?地天泰卦(乾下坤上)-[宋]丁易東撰《易象義?卷二》

[宋]丁易東| 易經(jīng)注解| 2022-12-01 23:51:22| 0

第11卦-泰卦?地天泰卦(乾下坤上)

【周易上經(jīng)】第11卦-泰卦?地天泰卦(乾下坤上)-(宋)丁易東撰《易象義?卷二》

?【乾下坤上】

泰:小往大來,吉,亨。

泰,三陽三隂之卦。以三陽言之,泰,三陽諸卦之主也,三陽之卦皆自此來。以三隂言之,則此卦又自否來,否之內(nèi)卦易,外卦則為泰。泰者,大通之謂,亦曰安而舒也。陽為大,隂為小,內(nèi)卦之三隂往之外卦,小往也。外卦之三陽來入內(nèi)卦,大來也。小者往而大者來也。內(nèi)乾,健也。外坤,順也。內(nèi)健而外順,陽為主于內(nèi),隂聽命于外,此其所以吉也。六爻相應(yīng),上下交而志同,此其所以亨也。馮氏曰:以三陽自下而上言之,則為正月之卦。以隂陽適停,則為春分之卦。今:自雨水正月中,至春分二月中,皆泰主事,非有二也。雨水,三陽之初。春分,三陽之成也。又以象言之,互有震為長男,兌為少女,以男下女,歸妹之象,故能交通而生物,所以亨也。此卦有兩義,以內(nèi)外言之,欲其別。內(nèi)三陽,君子。而外三隂,小人也。陽長隂消之象。以上下言之,則欲其亨。六五下交,九二上交,而六五,君也。九二,臣也。隂陽交通之象,隨時變易,而取義不同如此。

初九,拔茅茹,以其彚,征吉。

茹,根也。彚之為言類也。君子進而其類連之,有拔茅連茹之象。拔其一根,則連茹而起也。茅之為物,用之則薦于郊廟,不用則槁于山林,君子似之。以,猶春秋以某師之以茅。上二,陽也。茹,初也。征,行也。陽道方亨,引類而進,得行其志,故吉。

以象變言之,初九動則成巽而伏震,巽為白,震為葦,葦之類而潔白者,茅是也。上比九二互兌伏艮,艮為手,拔也。

此爻言君子引類而進之義。

九二,包荒,用馮河,不遐遺。朋亡,得尚于中行。

剛居柔,在下卦之中,上應(yīng)六五,為泰之主,得乾中爻,上包三隂,有包荒象?;莫q言八荒也。天居地下,天包地也。天包乎地,介其中者有水焉。三處天地之間,馮河者也。二用三,有用馮河象。初最遠五,二不遺初,有不遺遐遠象。朋者,陽之朋類。合三陽言之,二動位隂,朋亡之象。二之五得尚于中行,尚猶尚主之尚,中行指五象,傳所謂中以行願也。尚五之妹,謂六四也。

以象變言之,六五坤體而互震,坤為地,震為葦,故以荒言。下乾有伏坤,坤為包,而又包乎坤,故以包言。二互兌為澤,河之象也。徒涉為馮,三互震為足,馮河象。又二動互坎之五,則成既濟,今未行,亦馮河象。乾為天際遠也,故不遐遺。九二互兌為朋,故以朋言?;騿枺憾逭龖?yīng),今謂二與四配,何也?曰:歸妹之妹指兌而言,此卦之四即彼之三耳。蓋五君也,不容為二之偶,所配者五之妹耳。四互兌為少女,五之妹也。二伏艮為少男,兌之配也,故有此象。象傳曰中行,而五曰中以行願,四曰中心願也。中心願者,妹願有所歸也。中以行願者,九五兄而行四之願也。而二則尚于中以行願之君,而得中心願者為之偶也。曰:四與三比,互震與互兌比,歸妹之四即此之三,何不歸四于三而歸二?曰:三互震,長兄豈容與兌妹為配?九二與六五正應(yīng),故但以五命而歸二也。

此爻言九二用三而不遺初,亡其私昵而同應(yīng)五,且得四也。

九三,無平不陂,無往不復,艱貞無咎,勿恤其孚,于食有福。

陂,險也。泰極,否將來矣。陽無常平而不陂,隂無常往而不復,戒辭也。三居危地,以剛居正,有艱難守正之義。恤,憂也。勿恤其孚,不以隂之孚我而動其心,則于祿食有福。不然,泰轉(zhuǎn)為否,則不可以祿矣。

以象變言之,平謂三,天地分,故平也。九三之上,則上卦為山,下卦為澤,平者陂矣。往謂三隂,卦辭所謂小往者也。三隂在外,往也。往者復,則三隂在下為否矣。九二變,則下體已變矣。然九三位未離乾體,雖居危地,能念其艱而守其正,則無咎矣。勿恤其孚,三與上孚者,恤之則以三易上,反成失位。但以九居三,正固其守,則于食有福?;蛟痪湃稙榭冢室允逞?。

此爻言隂陽界限之交,不可輕動,惟當念其艱而固守也。

六四,翩翩,不富以其鄰,不戒以孚。

六四近陽,志欲下復,翩翩之象。不富,隂之象,志在從陽,故不待戒而相孚也。

以象變言之,六四之二為離,離,飛鳥自上飛下,翩翩之象。不富以其鄰者,陽為富,六隂不富也。然四本互兌,三本互震,震東兌西,鄰也。初既遠矣,若以三為富,下比三而從之,是富以其鄰也。不富以其鄰,不從三也。兌,口戒也,不待戒而孚也。從三之鄰,是以兌配震,以說而動,二爻相易,皆不當位,失其實矣。今以五之命下適乎九二隂之所願,故象傳曰中心願也。它卦取初四相應(yīng),此乃之二,何也?曰:九二得尚六五,五君位而四有互兌,則互震之妹,故因五而為二之偶易,隨時變易如此。

此爻但以隂下陽取義,更不計隂之來內(nèi)也。

六五,帝乙歸妹,以祉元吉。

隂陽相交,所以成泰位。陽爻隂,下交乎二,九二之陽又能下隂而上交乎五,帝乙歸妹之象。帝乙,湯也。祉,福澤也。以此福澤下錫乎二,所以交通乎上下之情,故得元吉。取乾元坤元之義,乾坤交為大善之吉也。

以象變言之,歸妹之卦上震下兌,此卦六四互體,

有兌,兌,少女也,故為妹。六五互震,震,長男也,以少女對長男言之,亦為妹。虞翻謂震為帝,坤納乙,故以帝乙當之。雖曰引古,其實亦以爻義取之也。不然,何以不曰湯乎?象傳謂中以行願,行四之願也。四為五妹,願有所歸,五從其所願而歸之二也。此卦以二配五,舊說皆然。六五為帝乙,則妹何所指?是有夫而無婦也。歸妹亦以二配五,然下妹上帝乙,則有婦而無夫也。蓋兌體皆為妹,九三皆為夫,而六五皆為兄也。歸妹之九四為震,泰之九三互震,皆為諸侯,則主帝妹之歸者也。如此方通。或問:彖傳以震、兌相交為上下交,今以九二非四之夫,可乎?曰:易隨時變,易從道,卦爻取義不同多矣。又左傳以帝乙為微子父,又與京房不同,恐左傳誤。

此爻與二皆以天地相交取義。

上六,城復于隍,勿用師,自邑告命,貞吝。

隍者,取土為城之陷地,隂上而復下,城復于隍象。勿用師,言不可用衆(zhòng)也。自邑告命,自治內(nèi)邑而已。貞吝,雖正亦吝也。

以象變言之,坤為土,城也。上六變艮亦為土,三變兌為澤,土降而澤,城復于隍也。坤為衆(zhòng),師也。邑亦坤也。以全卦言,二之五有坎象,地中有水,師也。今上與三交,則非用師之時,故師不可用也。三之上則下體成兌,兌為口,告也。四之初成巽,命也。五之二自邑告命也。上六雖得正,然泰極否生,則亦吝矣?;?strong>曰:坤為吝,恐失之泥。

此爻言泰轉(zhuǎn)為否,雖欲自治,亦吝矣。然則盍圖于九三無平不陂之時乎?

×關(guān)閉
微信二維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