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坤下艮上】
剝:不利有攸往。
剝?yōu)槲尻浺魂栔?,以五隂言之,剝?yōu)橹?,凡五隂之卦皆自此來。以一陽言之,則自復(fù)來,初上相易則為剝。剝,坤下艮上者也。剝,落也。以五隂而剝一陽,坤順艮止,柔順而長,上止乎剛,剛消落矣。有小人盛而剝君子,人欲盛而剝天理之象。當(dāng)此之時,不利有攸往。以畫言之,陽往而上何之矣,無所往也,故不利有攸往。內(nèi)順外止,亦不利有攸往之象。
此卦五隂剝一陽之象。
初六,剝牀以足,蔑貞兇。
牀上實(shí)下虛,有剝之象。坤載于下,而艮背止于上,剝牀也。初在下為足,當(dāng)剝之時而居下,剝牀以足也。蔑貞,謂小人欲絶君子之正也。不特君子兇,小人亦受其兇矣。以變象言之,坤,西南方也。初動成震,震為竹簀也。又震屬木,設(shè)簀于西南之奧,而木藉之牀也。震又為足,剝牀以足也。
此爻居初無應(yīng),而受剝
六二,剝牀以辨,蔑貞兇。
鄭康成曰:足上稱辨,謂近膝之下,屈則近,伸則相遠(yuǎn),故謂之辨。辨,分也。六二與初六皆在下,故蔑貞兇。與初同,特辨與足異耳。二在初上,辨亦在足上,故以辨言。所以剝者無正應(yīng),相與故也。一說足乃牀之足,辨乃牀之簀,非指人身言也。
以象變言之,六二動則震居坤下,坤西南,震為足,為竹木,亦有牀象,如初六也。詳見前文。
此爻以居中無應(yīng)而受剝者也。
六三,剝之,無咎。
六三不正,當(dāng)剝之時,處四隂之中,疑于有咎。然能與上下四隂相失,獨(dú)與上九一陽相應(yīng),所從得正,故無咎也。或謂爻辭之字衍,因象傳而誤。
此爻以有應(yīng),故善補(bǔ)過也。
六四,剝牀以膚,兇。
六四漸近上九矣,四應(yīng)初者也,亦有剝牀之象。坤,牀也,艮則身矣,故剝牀以膚。剝而及膚,剝之甚矣,所以為兇。
以象變言之,初變震為竹木,與四相應(yīng),故亦以牀言。先儒謂艮為膚,六四艮體,故曰剝牀以膚,以爻與陽漸近而剝其膚者也。
六五,貫魚以宮人寵,無不利。
魚,隂物,魚貫者,衆(zhòng)隂相連之象。艮為門,闕宮也。三畫卦,五為人位,有宮人之象。六五君位,嫌于衆(zhòng)隂,故取宮人魚貫次第而進(jìn)之義,然以宮人寵,非君寵之也。六五以隂居尊,女后之象也,女后不妒忌,故衆(zhòng)妾得進(jìn)御于君耳。衆(zhòng)妾得進(jìn)御于君,則五與羣陰皆利矣。初六,御妻也。六二,世婦也。六三,九嬪也。六四,夫人也。六五,后也。午未申酉戌亥之月,猶午未申酉戌亥之時也。六五直戌時,至乾位,后與君同處之時也,故取象如此。六四,剝牀以膚矣。六五,宮人寵剝元?dú)庹撸欢鵁o不利者,宮人雖剝乎陽,亦有願承陽之象,隂聽命于陽,所以利也。衆(zhòng)隂雖進(jìn),而六五統(tǒng)之,終無尤也。一陽居上,雖非君位,意欲扶陽,故尊之也,此所以別起義也。
以象變言之,六五動則上體為巽,先儒謂巽為魚為繩,本體艮手,持繩貫巽,故貫魚也。巽為多白眼,故為魚。又魚乃隂類之在下者也,或曰艮為背,牀者所以藉背者也,故剝卦取牀為象,宮人則侍牀第袵席者也。
此爻六五統(tǒng)羣隂,故別發(fā)義。
上九,碩果不食,君子得輿,小人剝廬。
艮為果蓏。上九陽爻,碩果也,又為門。闕,廬也。坤,輿也。頤上初皆陽,故為口食。今上剛下柔,故不食也。君子之一陽獨(dú)存,如碩果之不見食也。碩果不食,則生生不息,又根于是矣。自上而觀之,下羣隂載陽,如君子之得輿也。自下而觀之,衆(zhòng)隂在下,而陽之一畫在上,蓋覆之廬之象也。若小人必欲蔑貞而併剝之,則是自剝其廬,無所容其身矣,故終不可用也。
此爻為君子謀,為小人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