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易十翼】坤卦文言傳-[清]任啟運撰《周易洗心?卷七》

[清]任啟運| 易經(jīng)注解| 2023-04-24 01:35:59| 0

坤至柔而動也剛,至靜而德方,後得主而有常,含萬物而化光。坤道其順乎,承天而時行。

坤德至柔而動,則剛者附陽以有為也。乾陽故動,坤隂故靜。凡物圓者動,方者靜。地處天中,天統(tǒng)以旋,日相摩盪,其體亦不能不圓,而處天中而至靜,是其德乃方也。地後天而生,依天而立,是後得天以為主,而能有常也。夫是以靜翕動闢者,受天資始之氣,而萬物之生皆含之。至于形之既成,乃化而出,而含者于是乎光矣。是唯坤道之順,能承天而時行故也。得主,利也。有常,貞也。含萬物者,貞中之元,其化光則亨也。坤隂主利貞,故以利貞先言之】。

右第七章。

申坤卦彖傳之意】。

積善之家,必有餘慶;積不善之家,必有餘殃。臣弒其君,子弒其父,非一朝一夕之故,其所由來者漸矣,由辨之不早辨也。易曰:履霜堅氷至。蓋言順也。

順,朱子謂慎,今如字。

○天下之事,始乎微常,卒乎鉅殃。慶之餘,始于善不善之積,皆非朝夕之故。然則龍戰(zhàn)之禍,至于弒君弒父,又豈不以漸哉?辨之不早,馴致大惡,蓋由隂性柔順,始于可安,浸于漸長,至于其勢已成,雖欲辨之,亦無及矣。以申象傳馴致之意】。

直其敬也,方其義也。君子敬以直內(nèi),義以方外,敬義立而德不孤。直方大,不習(xí)無不利,則不疑其所行也。

古作其敬,王弼作其正,禮記引此作其政,蓋敬訛為政,又訛為正也。張璠直方大上有易字。

○坤中虛而外耦,中虛,故受乾之直而為敬;外耦,故成已之方而為義。敬以承天,義以守已也。君子法之,顧諟天之明命,則敬以直內(nèi),志氣不以頹惰而昏;又謹(jǐn)于貌言視聽,則義以方外,而慢易自無所緣而入。此直方之所以即為,大凡以敬義之立,而坤德以承天而不孤也。夫人之不能敬義,大率多始于疑。疑俗之不可異,則不能方;疑天之不易希,則不能直。即有時勉行,而旋而輟之,又旋而習(xí)之,已不免為頻復(fù)之厲矣。不疑而待于習(xí)乎,故行之自無不遂也。

○乾二寛仁,坤二敬義,此乾道坤道之別】。

隂雖有美,含之以從王事,弗敢成也。地道也,妻道也,臣道也,地道無成而代有終也。

六三內(nèi)含章美,則非無才而不能成,特以地道無專成,故含之而弗敢成耳。夫臣道與妻道等,敢自炫乎?惟弗敢炫而代天以終成物者,必屬之矣。所謂有君民之大德,有事君之小心,舜、禹、文王、周公之謂也。

○乾之知至,至之有始也。知終,終之有終也。坤非特不敢有始,即有終亦代之云爾】。

天地變化,草木蕃。天地閉,賢人隱。易曰:括囊,無咎無譽。蓋言謹(jǐn)也。

天地交泰,草木且蕃,況于君臣,其喜起宜也。惟當(dāng)天地閉之時,則賢人當(dāng)隱,故以括囊為善耳。蓋四當(dāng)改革之初,離下而上,而重隂不中,故宜慎如此,非謂近臣但務(wù)茍容也。

○乾四無恒元常,身為變化。坤四無咎無譽,保身而已。乾初隱,待治也。坤四隱,已亂也。乾四欲進以及時,坤四務(wù)儉以避難】。

君子黃中通理,正位居體,美在其中,而暢于四支,發(fā)于事業(yè),美之至也。

六五黃裳,非特黃外,內(nèi)實有此中德,于健順尊卑之理,通其所以然,故知位如是,則正如是,而以是居其體焉。是故以其在中之美,暢于四支而溫恭者,一純臣之貌,發(fā)于事業(yè)而翼為者,一股肱之良,此所以順承天而吉也。

○坤不言聖人,惟二、五言君子。

錢氏曰:二直內(nèi)方外有其德,五積中發(fā)外有其業(yè),三含未底于暢,五暢不止于含】。

隂疑于陽必戰(zhàn),為其嫌于無陽也,故稱龍焉。猶未離其類也,故稱血焉。夫玄黃者,天地之雜也,天玄而地黃。

疑,姚信、蜀才皆作凝。嫌,鄭作慊,荀作嗛,許慎作溓,今竝從王弼為離,竝去聲。

○疑,謂鈞敵而無大小之差。嫌,猶似也。隂與陽戰(zhàn),則隂不知有陽,故特言龍,使知有陽。并不自知為隂,故特言血,使自知其為隂也。且兩敗俱傷,尊卑幾不可辨,而猶玄黃,見天尊地卑定分,終不可易。明周公于一稱名而具有深意如此,所謂雜而不越,聖人之情見乎辭也。

○錢氏曰:陽窮于亢,終不失正。隂窮于戰(zhàn),遂至無終。必初早辨,上不雜,始得坤道之正也。蔡子木曰:疑由不辨,辨之于早乃不疑】。

右第八章。

【申坤卦象傳之義,而巽、離、兌之用六者皆可知】。

×關(guān)閉
微信二維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