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易洗心卷三
宗人府府丞任啟運(yùn)撰
周易下經(jīng)彖辭傳下、大象傳下、小象傳下、
【說見上經(jīng)】。
咸卦:?【艮下兌上】
歸藏作諴。
錯、【上下】易皆損|綜恒|互姤|初六變革|六二變大過|九三變萃|九四變蹇|九五變小過|上六變遯
咸:亨,利貞,取女吉。
【取要同
○其卦下艮上澤,否、泰、咸、恒、損、益、既、未濟(jì)八卦之正錯。咸、恒大象,以乾體入坤體中,所謂天地絪緼,萬物化醇者。而咸自否來,乾下其剛於坤,坤上其桑於乾,如此則否可合。且以艮之少男,下兌之少女,其情易通,故為咸。咸者,夫婦之始也。乾天坤地,咸、恒人也。天地有四德,人亦如之,而不言元,非無元也。已涉於感,則元已亨,所謂見羣龍無首,正欲人於此思元也。卦之用,在三之止上之說,而非艮感之專,無以致兌悅之至,故以取女言之,明艮為主也】。
咸,感也。
【釋卦名義。無心之感曰咸】。
柔上而剛下,二氣感應(yīng)以相與止,而說男下女,是以亨利貞取女吉也。
【以卦用、卦德、卦象釋卦辭。兌之用柔在上,艮之用剛在下,恒之雷風(fēng)不言,氣不待言也。此卦山澤形別矣,而氣相通,故澤之氣能上於山,尤足見隂陽感應(yīng)以相與之妙。故特以氣言之,見至實(shí)而有至虛者存也。以止為感則感之專,以悅為應(yīng)則應(yīng)之至,亨利貞之理固然,而以艮男取兌女亦吉也】。
天地感而萬物化生,聖人感人心而天下和平。觀其所感,而天地萬物之情可見矣。
【天地感,即天地絪緼也。說言乎兌,成言乎艮,萬物化生矣,而天地之感無心也。聖人如天,衆(zhòng)人如地,聖下感乎民,民上悅乎聖,天下和平矣,而聖人之感亦有心而無心也。若夫衆(zhòng)人,則心不能無私,一有所私,則天地萬物之情皆不可見。必觀聖人之所感,而後天地萬物之相與於無相與者,其大公之情乃可見也。茍識天地萬物自然之情,則即情可以驗(yàn)牲,而識亨利貞并可以識元矣】。
山上有澤,咸。君子以虛受人。
【山,至實(shí)也,而其上有澤。非山之虛,而澤之氣何以上升乎?君子以至虛之心受天下,而天下人之心遂無不與君子相通。故其在人者,皆有以裕於已也。程子曰:虛者,無我也。中無私主,則無所感而不通】。
初六:咸其拇,
【拇,子夏作 ,荀作母。
○卦彖取象男女,故爻以人身象之。上爻開為口,中三爻合為脢、為心,下二爻開為足,初最下,故象 。 足大指,行必先之。
○內(nèi)艮主感,感之道莫妙於止,今以動感,失其正矣。初未入互體,則志動而猶未形,故不言兇咎。
○蘇氏曰:拇據(jù)腓行,心慮口言而我不與,此其為卦以神行也。離而為爻,六體各見,見其咸,不見所以咸,非全德矣。故六爻相應(yīng)而皆病焉,最善者免悔而已。
愚謂:此皆衆(zhòng)人之感,感有心而天地萬物之情不可見矣】。
咸其拇,志在外也。
【拇非知感外者志也,憧憧之感,拇亦從之。
○錢氏曰:艮其趾,未失止之正。咸其拇,已撓止之體】。
六二:咸其腓,兇,居吉。
【腓荀作肥。
○膝以上曰股,以下曰腓,亦曰隨,謂隨股而動也,皆互巽象。
○二以互巽,順人失已,故兇。若能居則猶吉,以腓無志,并股亦無志也】。
雖兇居吉,順不害也。
【二為坤體,但順坤而動,乾茍能止,二自順之,以明咸之過不在二也。艮三若止,二亦居矣】。
九三:咸其股,執(zhí)其隨,往吝。
【三者,止之主,卦所以亨利貞全在此。今以互巽之故而動,是以巽之隨為主,而忘艮止之正也。以是而往,不可羞乎?】咸其股,亦不處也。志在隨人,所執(zhí)下也。
【互巽,則二為巽主,巽為進(jìn)退,其不處宜也。艮為堅(jiān)節(jié),而亦不處乎是,志在互巽之隨人,其所執(zhí)者卑矣】。
九四:貞吉,悔亡。憧憧往來,朋從爾思。
【憧,京作 。
○李氏曰:三陽居卦中,而四又居乾中,心象。
○外兌主應(yīng),而四為互乾之中,所應(yīng)之初,亦未入互體,尚無牽係之私,則如是感,如是應(yīng),即不如聖人之無心,而不失應(yīng)感之正,猶可以吉而悔亦亡。若因互巽而為進(jìn)退,為不果,則往來皆牽擾之私,惟此私黨從之,靜專動直之真,不可見矣。
○錢氏曰:以正悅應(yīng)正止,止惟山凝,悅惟淵靜。失止主而得巽朋,朋為從,惟爾所思,爾為思,惟朋是從而已】。
貞吉,悔亡,未感害也。憧憧往來,未光大也。
【感守艮之止,則感如未感,應(yīng)用乾之中,則應(yīng)如未應(yīng),何害之有?若為互巽之風(fēng),則浮散而靜淵之體亡;為互巽之繩,則牽縈而靜專之體失,縱不盡謬,豈能光大哉?劉文龍曰:憧憧害其光,朋從害其大】。
九五:咸其脢,無悔。
【脢。王氏弼曰:胷膈之間。
項(xiàng)氏安世曰:喉中梅核,名三思臺。咸至於脢,自心而上,言欲出而猶未出,於此思而慎之,猶可以無悔。舊說背肉,非也。咸相向,故象皆取諸前;艮相背,故象皆取諸後】。
咸其脢,志末也。
【末,指上爻,即輔煩舌也。
○志之所注,將宣於口,即或未言,要其志者末矣】。
上六,咸其輔頰舌,
【輔,虞作?。頰,孟作俠。
○兌為口舌,輔頰象。
○上為兌主,故言必出,不能至脢而已也。
○出互乾外,并心不能主之矣】。
咸其輔頰舌,滕口說也。
【滕九家作媵,謂兌少女媵婦之口,其言動人。王本作滕,謂兌為澤,其口瀾翻,于象皆合。
○說人以言,其本已淺,況好言自口,不由中出,豈能感人心哉?
○錢氏曰:艮其輔而言有序,咸其輔而口徒多。
○按卦用在三上而辭重,四重心也,心得其正,則言動皆心宰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