兌卦:?【兌下兌上】
錯艮|綜巽|互家人【三隂卦相為終始,兌中必互巽、離】初九【一爻】變困,伏賁|九二變隨,伏蠱|六三變夬,伏剝|九四變節(jié),伏旅|九五變歸妹,伏漸|上六變履,伏謙|兩爻變萃|三爻變咸,伏損|四爻變蹇,伏暌|五爻變謙,伏履|游魂小過|歸魂歸妹
兌:亨,利貞。
【亨字疑衍。
○其卦上下皆兌,柔之極而悅之至也。有言謂之說,無言謂之兌。兌為口舌而不名說,見說不在言也。巽、離、兌皆得坤之一體,而離得其中,故最吉。巽得其順,兌得其柔,故逓次之。巽不言貞,隂方始也。離、兌言貞,隂有終也。巽言小亨,見小之亨異於震之亨也。離言利貞,亨,惟利貞乃成其亨也。兌言亨利貞者,巽之小亨至此乃利貞矣。子彖傳不言亨,見兌實(shí)無所謂亨也】。
兌,說也。剛中而柔外,說以利貞,是以順乎天而應(yīng)乎人。說以先民,民忘其勞。說以犯難,民忘其死。說之大,民勸矣哉。
【上爻天位,三爻人位。陽君隂民,三之民毀折於中,勞役象。上之民附?jīng)Q於外,死戰(zhàn)象。
○以卦德卦體釋卦辭。兌本乾質(zhì),剛尚居中,柔自坤來,止居於外,其本體固利貞也。且隂之來,原以說陽,說以行其利貞,其在上者順矣。其在三者應(yīng)人,則說者正。坤用六,於乾之大用,民知君之勞我正以逸我,死我正以生我,則不待上之勸之而自勸,即勞與死亦忘之矣。極說之大而言之,巽不言大,坤初用其六,猶未大也。卦當(dāng)主隂,尤主上隂,而三不當(dāng)上,未光者,隂極於上,無能為也。卦得其全,爻得其偏也。
○用隂之卦,離多吉,中也。巽次之,女長且能下也。兌上無吉者,女少而在上,且多言,婦有長舌,哲婦能傾城也】。
麗澤,兌。君子以朋友講習(xí)。
【兩澤相麗,互相資,益。君子以朋友相資而交益,亦猶是也。講明其理,習(xí)熟其功,既講之,又習(xí)之,溫故可以知新,即此可以通彼,而又合朋友以証明其是,講去其非,擇善愈精矣。多言君子所戒,惟朋友講習(xí),君子以之。若羣居終日,言不及義,不可謂朋,不可謂講也】。
初九:和兌,吉。
【兌說之初,未有私繫,故和而吉。自二以上,離巽雜撰,則各有私繫,未必能和矣】。
和兌之吉,行未疑也。
【至三互巽,則進(jìn)退不果而有疑。初爻上行,接二之陽,同德無疑也】。
九二:孚兌,吉,悔亡。
【離藏己巳為信。
○二與三之互巽相接,豈能無疑?疑則有惑志而悔生矣。幸其剛中,且互離,能以孚信自守,故不為三所惑而悔亡】。
孚兌之吉,信志也。
【孚信在中,自無惑志。
○此卦上兌下兌,而上體互巽,愈加隂柔之疾,不如下體互離,猶可藉其明以為審擇也。故二五皆剛中,而五之孚不免孚於剝,惟二之孚能信志焉】。
六三:來兌,兇。
【卦本乾也。此爻自坤而來,以說二陽,而九二剛中,說不以道,不說也,其兇必矣。或以外元可應(yīng),故反而求說二陽?;蛞载跃C巽,巽四猶正,綜之則來在內(nèi)而失正?;蛑^內(nèi)兌方盡,外兌又來,皆可通】。
來兌之兇,位不當(dāng)也。
【隂來居上,原非其正,或以巽柔下卦為正,兌柔上卦為正,此非其正,或以巽四正綜之失正,皆可通】。
九四:商兌未寧,介疾有喜。
【三不能得二之說,又將求說於四,而四與三互巽,已為所繫而有疑,且上之引兌者又來,於是商度其可說者而未寧,幸其本剛且互離,有明知媚說之足為我害,介然疾惡,麾而去之,幾惑而斷,大可喜也。
○變節(jié),故說而不流】。
九四之喜,有慶也。
【喜止於已,慶及於人,公許之,子重許之,與初相應(yīng),同其不疑,與二互離,同其信志,與五同體,免其孚剝,豈僅一已之有喜已哉?卦本以隂說陽,而陽必以不受隂說為貴,隂私而陽公也】。
九五:孚于剝,有厲。
【剝指上隂,上隂位已居極,豈能剝陽而名之為剝者?女少易牽,而輔頰之言聽尤易入,常有剛正之士而為情所牽,一言之惑而大節(jié)已喪者,故直名之曰剝,使人深警也。九五位與上近,幾於孚之,而有剛中之德,故能自惕厲,不為所引也】。
孚于剝厲,位正當(dāng)也。
【今本無厲字。
○惟其剛中,故能有厲。
○卦於九五言厲者,惟兌、履二卦,皆以兌故也。履曰夬履貞厲,此曰孚於剝有厲,不見於夬、剝二卦,而見於此二卦者,夬、剝已處於勢之所極,而履方以禮尊乾,此方自坤來,以情說乾,絶不見其可危也。唯絶不見其可危,而已知夬、剝之決於此矣。故乾於三變兌,而即曰君子終日乾乾,夕惕若厲,無咎也。知其幾而慎其獨(dú),純之至於戒慎不覩,恐懼不聞,無所為剝,安用夬哉?】
上六引兌
【引者,誘而致之,使彼自來也。三之來猶以身為媚,上之引但以意為招,此其術(shù)更巧,其情更深,所以二猶能以剛中信其志,五幾以剛中正而不免孚於剝也,非至健孰能割之?】
上六引兌,未光也。
【二猶互離而可見,上更微密而難知,此兌二隂尤主上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