鼎卦:?【巽下離上】
錯(cuò)屯|綜革|【上下】易家人|互夬|初六變大有|九二變旅|九三變未濟(jì)|九四變蠱|六五變姤|上九變恆
鼎:元吉,亨。
【其卦下巽上離,下畫分似趾,二三四實(shí)似腹,五虛似耳,上剛似鉉,有鼎之象。而以巽木入離火,有似烹飪,故謂之鼎。鼎有重器,有用器。九州之鼎,百物而為之備,此重器也。餘若牛鼎受一斛,羊鼎受五斗,豕鼎受三斗,鉶鼎受一斗,則用器耳。胡氏煦曰:有變化萬物之能,故稱元。有利養(yǎng)之德,故稱吉。達(dá)諸天下而不可少,故稱亨。
愚謂:渾而藏者,鼎之元。安而定者,鼎之吉。出而享者,鼎之亨】。
鼎象也。以木巽火,烹飪也。聖人亨以享上帝,而大亨以養(yǎng)聖賢。
【郭謂而大亨字衍,非。
○釋卦名義,而因極其用。上帝指上,聖賢指二,中互兌口,享之養(yǎng)之象。
○於帝但曰享,於聖賢曰大亨者,朱子曰:享帝貴誠用犢而已,養(yǎng)聖賢則有饔飱牢禮之盛焉】。
巽而耳目聰明,柔進(jìn)而上行,得中而應(yīng)乎剛,是以元吉亨。
【楊云:古皆有吉字,今脫。
○耳五象,目離象。
○以卦象、卦德釋卦辭。卦用在初、五兩爻,而五居尊為卦主,然所以元吉亨者,亦由巽焉。蓋巽本以隂來巽陽,而上卦之離為目,在鼎又為耳,是下卦之柔上行,而入耳得其聰,入目得其明也。且是聰明又得其中而應(yīng),九二本乾之中,則以五之虛行互乾之實(shí),而渾而藏者,遂出而亨也。
○吳氏沆曰:柔進(jìn)而上行,得中而應(yīng)乎剛。暌與鼎同,而一小事吉,一元吉亨者,以暌與鼎異之也。故以同觀同,見易之宗;以異觀異,見易之理。異同同異,盡易之體。
愚謂:三女卦木火相生,自元而亨,澤火相克,大事難吉。又卦惟大有、大壯分乾之元亨利貞,鼎二女非大有匹,謂衍一吉字而刪之,非也。吳氏同異數(shù)言,盡玩辭之法】。
木上有火,鼎。君子以正位凝命。
【凝,翟作擬,非。
○鼎位之象。鼎有實(shí)命之象,鼎之置者安,然後可保其所容之實(shí);位之居者正,然後可定其所受之命。蓋人莫不受天地之中以生,所謂命也;隨其所居之位而各當(dāng)天則,所以定命也。莫敖趾高,趙武視下,一失其則,大命傾矣。豈必盡如威烈之九鼎,震顯王,鼎入泗淵,然後知帝位失而天命去哉!】
初六:鼎顛趾,利出否,得妾以其子,無咎。
【子,內(nèi)子也。夫於妻稱內(nèi)子,此指六五,巽、離皆以坤從乾,五居尊,故為妻,初居下,故為妾。
○互體全乾,而初與五皆從之,初在其下,柔弱無能,其趾顛矣。但此時(shí)鼎未有實(shí),則溉而傾之,出其宿否,未為不利。蓋六五柔中,不妬不忌,二之得妾,以內(nèi)子之賢故也,則亦可相隨而無二矣】。
鼎顛趾,未悖也。利出否,以從貴也。
【鼎有實(shí),則不可顛,此無實(shí),故猶未悖,從貴為隨女君】。
九二:鼎有實(shí),我仇有疾,不我能即,吉。
【正耦曰配,私耦曰仇。仇指初也,鼎至於二,巳有實(shí)矣。有實(shí)則不可顛,而二本乾之中,始雖昵初以為妾,繼而知其善柔,足為我疾,而正以御之,嚴(yán)正之氣,使望而自遠(yuǎn),我仇遂不能我近也,如是則鼎不再顛而自吉矣】。
鼎有實(shí),慎所之也。我仇有疾,終無尤也。
【尤葉怡。
○不慎所止,必至顛覆,我能慎之,則我仇雖有疾,不能即我以顛我也,又何過乎?】
九三:鼎耳革,其行塞,雉膏不食,方雨虧悔,終吉。
【耳指五,互兌毀折,故革。雉,離象,互兌澤,故有膏。兌口可食,在離下,故不食。又巽綜兌,亦不食?;肚蓧瑵稍谔焐?,雨象。
○五為鼎耳,而互兌毀之,則耳革而不可行,中雖有雉膏之美,而不見食也。然九三為互乾之中,陽必得隂乃雨。今上得五,下得初,二隂助之,不方雨乎?是雖以互兌革耳,亦以互兌成雨也,亦終吉矣。兌,隂之終也】。
鼎耳革,失其義也。
【義葉俄。
○鼎有耳,故能行,而用以享帝享賢。耳革則無以亨,而義失矣。
○革以改命屬互乾,此不以定鼎屬互乾者,不得五尊位,不成君也。然二聖賢,伊呂之徒也,方雨虧悔,以雉膏養(yǎng)之,不勞而王矣。離五,乾得坤中,故卦主之】。
九四:鼎折足,覆公餗,其形渥,兇。
【形,晁作刑。渥,鄭作剭,非。
○應(yīng)初柔,故折足?;稘?,故形渥。
○餗,糝食八珍之一。渥,厚漬也。自二至四,鼎實(shí)既盈,而四以應(yīng)初,遂折其足,中之膏美,盡傾以出,鼎圓旋轉(zhuǎn),四面沾濡,其形渥矣。大臣不職,及於顛覆,愧泚之狀似之。晁謂用屋誅之刑,非也。古者刑不上大夫,且一人失職,誅及比屋,何居?】,覆公餗,信如何也?
【離藏已主信,信宜在五,而失之初,所信如何哉?】。
六五,鼎黃耳,金鉉,利貞。
【五中虛,耳象。鉉、扃通貫,耳以舉鼎者,指上九牛鼎扃三尺,羊鼎二尺五寸,餘二尺。天子飾以玉,諸侯飾以金。
○六五為離之主,所謂耳目聰明,得中而應(yīng)乎剛者也。鼎惟有此虛中之耳,故能受上之金鉉以相舉,而用以享帝享賢,遂正位凝命也。不惟元亨,而且利貞矣】。
鼎黃耳,中以為實(shí)也。
【互乾積實(shí),至於極滿,非有此耳,亦何以行?今此一爻,乃乾所索於坤而得其中,以其至虛行其至實(shí),是虛乃以為實(shí)也】。
上九:鼎玉鉉,大吉,無不利。
【上陽剛,鼎鉉象,以貫五而被其中德,故玉之。
○鼎之可舉,以五之為耳,而鉉乃貫以舉之,是上本金鉉,而以五之相受玉之也。是上固以大而吉,五且用之以享帝享賢,而無不利也】。
玉鉉在上,剛?cè)峤右病?/strong>
【鉉非有二,何以五言金,上言玉?蓋耳非鉉不能舉,故五有賴於上之剛,而特言金;鉉非耳無所受,故上有賴於五之柔,而特言玉。君取臣之剛以有為,臣得君之柔以相受,其剛?cè)嶂?jié),固若是也】。
上一章節(jié)
下一章節(ji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