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兌下巽上】
中孚:豚魚吉,利涉大川,利貞。
孚,信也。二隂在內(nèi),四陽在外,是中虛也。二五剛中,是中實(shí)也。中虛者,心體淨(jìng)明,中無私偽,孚之本也。中實(shí)者,意念誠懇,中無浮妄,孚之質(zhì)也。又下說以應(yīng)上,上巽以順下,上下交孚,故名中孚。夫孚信之道,以何為極?必其誠意所積,雖無知如豚魚,亦可感動,則其無所不格可知,是乃吉道也。至信之道,以涉險難,則不僥倖,不欲速,人樂助之,大險可濟(jì)。而卦象木在澤上,外實(shí)內(nèi)虛,亦有乘木舟虛之象,故利涉大川。雖然,至信可以感豚魚,涉險難,但感物不以正,則違道干譽(yù)者有之,涉川不以正,則行險茍免者有之,故信必以正乃利。
彖曰:中孚,柔在內(nèi)而剛得中,說而巽,孚乃化邦也。
卦名中孚者,卦體以全體言,為二柔在內(nèi)分二體言。二五之剛,得上下之中,中虛中實(shí),皆孚象也。卦德下說從而上順理,是上下相孚也。夫上下相孚,則非獨(dú)吾臣吾民而已,乃由近及遠(yuǎn),化及萬邦,皆與我孚也。
豚魚吉,信及豚魚也。
言信而必曰豚魚吉者,豚魚至無知而信足以及之,則信無不及矣,故吉也。
利涉大川,乘木舟虛也。
信之可以涉川者,卦象。木在澤上,既有乘木之象;外實(shí)內(nèi)虛,又有舟虛之象。乘木者,實(shí)理之用;舟虛者,虛中之能,皆信之所以利也。
中孚以利貞,乃應(yīng)乎天也。
信道至矣,而必利乎貞者,蓋正者天理。天理本實(shí),而吾不敢虛;天理本真,而吾不敢妄。凡吾之所為誠篤不欺者,一皆天理之本。然理本不可偽,而吾即如其無偽者以應(yīng)之。故孚雖可以感無知,濟(jì)險難,未敢必其盡合乎天,惟利貞乃應(yīng)乎天也。此中孚之極致也。
象曰:澤上有風(fēng),中孚;君子以議獄緩死。
風(fēng)感水受,自然相應(yīng),孚象也。君子之孚,莫大于議獄,獄之未決,是以貴議。君子恐其察之不審,而誤陷無辜也,寧姑緩其死,以待議之徐定,是其至誠惻怛之心何如也。君子于天下之事,無所不盡其誠,而此則人之生死攸係,尤其大者。
初九,虞吉,有他不燕。
當(dāng)孚之初,與六四為正應(yīng),四可信者也。夫相信之道,貴審之于初,當(dāng)初而虞,度其可信者信之,則吉。若復(fù)有他志焉,我心既貳于彼,彼心亦必不一于我,或又信非所信,此皆不能得所燕安也。惟在初而審其可信者信之,則交正而有倚,心安身亦安也。
象曰:初九虞吉,志未變也。
初九則志尚未變,故于此時即虞之乃吉也。
九二,鳴鶴在隂,其子和之,我有好爵,吾與爾靡之。
九二中實(shí),九五亦以中實(shí)應(yīng)之,象如鳴鶴在隂,鳴者自鳴,而其子自和之,天然之孚應(yīng)也。所以然者,蓋我之中實(shí),我之美德也。美德人所同好,故美德雖在我,而爾亦係戀之也。抑美德人所同好,而必有是德者乃知好之,故美德在我,惟吾與爾係戀之也。鶴,陽鳥,九象在隂,二象其子五也。我,吾指二,爾指五,好爵以喻美德。
象曰:其子和之,中心願也。
凡人心同愛此一物,則兩意自不期而應(yīng)。其子和之,以二五中心同願愛此美德,故不覺其和之也,豈強(qiáng)致哉!
六三,得敵,或鼔或罷,或泣或歌。
隂柔不中正,則躁而無常,居說之極,則流而無節(jié)。然使得善應(yīng)之助,猶可資以為主,乃六三所得之?dāng)硲?yīng),則窮信不通之上九,不足倚賴者也。我既無主于心,而所應(yīng)又不能主張于我,故作止無常,哀樂無節(jié),或鼔或罷,或泣或歌,心無所定也。
象曰:或鼔或罷,位不當(dāng)也。
爻歸咎于敵,象歸咎于三。
六四,月幾望,馬匹亡,無咎。
居隂得正,位近于君,其純?nèi)嶂?,足以取信于君。而又居近君之地,?quán)勢方盛,月幾望之象也。且初與已為匹,而四能絶之,以上信于五,心純于主,無咎。兩馬為匹。
象曰:馬匹亡,絶類上也。
人心患有所係而不能絶,四能絶已之類,以上信于五,豈有咎乎?
九五,有孚攣如,無咎。
剛健中正,有孚之德,又居尊位而為孚之主,下應(yīng)九二,與之同德,宜其相孚之?dāng)伖桃?。夫?yàn)殒谥髡撸煜轮\偽皆係于我,遇有德而不能誠交,無以作天下交孚之志,皆我咎也,故五無咎。
象曰:有孚攣如,位正當(dāng)也。
正,謂剛健中正,有孚之德也。當(dāng),謂居尊位,為孚之主也。
上九,翰音登于天,貞兇。
翰音,鷄也。巽象居巽極,有登天象。上九處信之極,固執(zhí)失理,信非所信而不知變。若翰音非登天之物,而強(qiáng)欲登天,不誠難乎?雖所信者正理,而適取兇矣。
象曰:翰音登于天,何可長也?
理之通者可長,若翰音登天,果可久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