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易下經(jīng)】第50卦-鼎卦?火風(fēng)鼎卦(巽下離上)-[清]張烈撰《讀易日鈔?卷五》

[清]張烈| 易經(jīng)注解| 2022-12-01 23:51:22| 0

第50卦-鼎卦?火風(fēng)鼎卦(巽下離上)

【周易下經(jīng)】第50卦-鼎卦?火風(fēng)鼎卦(巽下離上)-[清]張烈撰《讀易日鈔?卷五》

?【巽下離上】

鼎:元亨。

鼎,烹飪之器也。為卦初隂分植于下為鼎足,二、三、四陽實(shí)于中為鼎腹,五隂對峙于上為鼎耳,上陽橫貫于上為鼎鉉,鼎之體也。且巽木入于離火之下,鼎之用也,故名鼎。卦象有巽順聰明之德,卦變有上行之位,卦體有剛中之輔,有此三者,大善而亨之道也。蒙引曰元亨,不承鼎字,自為占辭,如大畜、益之例。

彖曰:鼎,象也。以木巽火,亨飪也。聖人亨以享上帝,而大亨以養(yǎng)聖賢。

卦之名鼎,以卦體有其象也。且二象以木巽乎火之下,又所以致亨飪之用也。夫鼎之用豈小哉!聖人思已之臨天下,實(shí)出上帝之命,不可無以享之,則亨以享上帝焉,享上帝固資之鼎也。思已之臨天下,實(shí)賴聖賢之力,不可無以養(yǎng)之,則又極饔飱牢禮之盛,而大亨以養(yǎng)聖賢焉,養(yǎng)聖賢亦資之鼎也。鼎之用何其大歟!

巽而耳目聰明,柔進(jìn)而上行,得中而應(yīng)乎剛,是以元亨。

曰:元亨者,卦象下巽,是內(nèi)能巽順以入理矣。而上離為目,五為耳,又有聽無不聰,視無不明之象。巽順聰明,是有其德也。卦變自巽來,柔進(jìn)居五,是有其位也。卦體五得中,而下應(yīng)九二之剛,是有其輔也。有德有位有輔,可以盡善道而無不通利矣。元亨不亦宜乎?

象曰:木上有火,鼎;君子以正位凝命。

木入于火之下,以致烹飪,鼎之象也。夫鼎之為器也,立體端重,而中受物實(shí)。君子體之,正位而凝命,亦如鼎之端重而能受也。正位者,內(nèi)而齋莊,外而安重,表裏大小,莫不一于正焉,如鼎之端重也。如此則動符天理,靜見天心,遂有以凝聚天命于己而不失,如鼎之克受物實(shí)也。

初六,鼎顚趾,利出否。得妾以其子,無咎。

居鼎之下,鼎趾之象也。上應(yīng)九四,趾而向上,則顛矣。然當(dāng)卦初,鼎未有實(shí),而舊有否惡之積焉。今因其顛而出之,則又為利矣。其在人事,則如妾本賤也,得妾而因以得子。蓋顛趾出否者,因敗以為功,猶因妾得子者,因賤以致貴,則雖顛趾而未嘗有咎也。

象曰:鼎顛趾,未悖也。利出否,以從貴也。

趾而顛悖矣,然未悖也。蓋出否之利,由其上應(yīng)九四之貴,所從者貴,有去故取新之義焉,故為出否,故為未悖。

九二,鼎有實(shí),我仇有疾,不我能即,吉。

二有剛中之德,是鼎之有實(shí)也。我有德而不幸密比于初隂,初以不正求我,適為我害,是我仇也,我于是有疾矣。有德之人而比于匪類,如病患在身,受其傷累,不可以一朝安也。然二能以剛中自守,使初雖近而不能就我,則不為所凂,克保其德矣,吉。

象曰:鼎有實(shí),慎所之也;我仇有疾,終無尤也。

鼎既有實(shí),愈不可不慎所往。慎則我仇雖有疾,而不能為我累,終無尤過也。人奈何以有德可貴之身,而輕于從人,自取咎乎?

九三,鼎耳革,其行塞,雉膏不食,方雨,虧悔,終吉。

以陽居鼎腹之中,本有美實(shí),上承離卦,離為雉,是其美實(shí)乃雉膏之美,宜為人食也。但行鼎在耳,六五耳也。乃九三過剛失中,裁度乖方,不從五而應(yīng)上,又居下之極,為變革之時(shí),是耳與我不屬鼎之耳。既革,則鼎不可舉移,而其行塞矣。雖有雉膏之美,不為人食矣。然陽剛得正,茍能自守,則五終必求三,三終必應(yīng)五,隂陽和而方雨,去其不遇之悔,而終有得遇之吉。

象曰:鼎耳革,失其義也。

三上相應(yīng),雖其本然,然在鼎時(shí),非耳不行,則從五又其因時(shí)之義也。三剛而不中,執(zhí)應(yīng)上之志而不知從五,裁處失義,鼎耳所以革也。有鉉無耳,其能行乎?甚矣,君子貴精義!

九四,鼎折足,覆公餗,其形渥,兇。

九四任重者也,而下應(yīng)初隂,不勝其任,以致敗事。鼎折足,覆公之餗矣,四安得辭其罪?故受剭,刑之重而兇也。

象曰:覆公餗,信如何也!

四為上所倚,其相期信不小。今以誤用人而致敗,則素所期信者如何矣?

六五,鼎黃耳金鉉,利貞。

以卦體五象為耳,而有中德,是黃耳也。在五既有中德,而又應(yīng)九二之堅(jiān)剛,是黃耳而貫以金鉉也。夫虛中以應(yīng)下之剛,本五之正理,但以隂居陽,恐心有不一,利于固守其正,任賢不疑也。

象曰:鼎黃耳,中以為實(shí)也。

五之中乃其實(shí)德,存之心者實(shí)無私尚,見之行者實(shí)無偏舉,乃克當(dāng)黃耳之象。

上九,鼎玉鉉,大吉,無不利。

上,鉉象也,而以剛居柔。剛而能溫,玉鉉之象。處鼎鉉之位,而有是剛溫之德。剛足以有立,而溫又不失之躁,于以接人制事,極得善道,大吉矣。且無往而不可行,無不利矣。

象曰:玉鉉在上,剛?cè)峁?jié)也。

鉉本在上,鼎由以舉,養(yǎng)人之功由以成。而今以玉鉉在上,蓋由其以陽居隂,則剛?cè)岣饔衅涔?jié),不至流而太過,所以為玉鉉。蓋剛者強(qiáng)作執(zhí)持,本善德也,一于剛則過;柔者卑順和惠,本善德也,一于柔則又過。惟以剛居柔,則其剛為柔之剛,非暴也;其柔為剛中之柔,非懦也。用剛用柔,適及乎其限而止。有木然之善,無末流之失,此為節(jié)矣。

×關(guān)閉
微信二維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