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兌下震上】
歸妹:征兇,無攸利。
歸,嫁也。妹,少女也。以兌之少女,而從震之長(zhǎng)男,不擇所偶,非正也。其情又為以說而動(dòng),亦非正也。故不曰妹歸,而曰歸妹。歸者,在妹女之自歸,不待求聘者也。歸妹固已兇而不利矣,而卦爻自二至五皆不正,三、五又皆以柔乘剛,故其占征兇,無攸利。
彖曰:歸妹,天地之大義也。天地不交而萬物不興,歸妹,人之終始也。
歸妹,男室女家,固天地之大義也。何以見之?使天地之氣不相交,而萬物何由興起?使男女不相配,而人類何以繁生?此歸妹為天地之大義也。夫婦者,女之終,而生育又為子之始,故歸妹為人之終始,其義豈不大乎?
說以動(dòng)所歸妹也。
夫歸妹之義,本非不正,而此卦之德,為說以動(dòng),是不顧其理之正,而惟情是從,則其歸為女之自歸,所以為歸妹也。
征兇,位不當(dāng)也。無攸利,柔乘剛也。
歸妹本正,而此卦所以為歸妹者,則為說動(dòng),是已不正矣。況卦體尤有不得其正者焉。辭曰征兇,以卦體二、三、四、五,位皆不當(dāng),行不以正,敗禮滅度,兇所由也。曰無攸利者,卦體三、五,皆以柔乘剛,是婦制其夫,夫屈于婦,所謂牝鷄之晨,惟家之索,何所利也?
象曰:澤上有雷,歸妹;君子以永終知敝。
雷動(dòng)則澤水為之搖漾,女從男之象也。君子于此觀其始合之不正,即預(yù)有以知其終之有敝。蓋女子從人以說而動(dòng),至于失身敗德而不保其後者多矣。凡事皆然,始不正者終必敝也。
蒙引曰:永終,只是久後之意,非永其終也。此句承歸妹字來。
初九,歸妹以娣,跛能履,征吉。
居下而無正應(yīng),其象則娣妾之卑也。陽剛有賢正之德,惜為娣不能大彰其德,僅能承助其君,若跛之能履,不能以遠(yuǎn)到也。然亦娣中之賢者矣,故征吉。
象曰:歸妹以娣,以恒也;跛能履吉,相承也。
婦人從一而終,故恒為貴,而娣妾之心尤不能恒。初之為娣,則剛正而能恒者也。跛能履而吉者,雖不能自主事,亦可以承助君之不逮,有益于家者多矣,故吉也。
九二,眇能視,利幽人之貞。
剛中,賢女也。上有正應(yīng),非如初之為娣也。然正應(yīng)隂柔不正,是女賢而配不良,不能大成內(nèi)治之功,如眇之能視而已。較初之跛能履,其薄命不偶,相去無幾矣。人之處此,且奈之何哉?女賢而無良夫,猶賢人而無明主。夫不遇主之幽人,主雖不賢,不可以自改其德,亦不可以怨望其君,惟幽靜自守則利耳。利幽人之貞,聖賢之處不幸,止此道也。
象曰:利幽人之貞,未變常也。
順從,婦之常也。以夫不賢而失其常,罪乃大矣。故幽人之貞者,欲其靜守已正,而不變其常也。
六三,歸妹以須,反歸以娣。
隂柔不中正,又為說主不正之女,人莫之取者也。故須待而未得所適,反歸為人之娣焉,賤亦甚矣。
象曰:歸妹以須,未當(dāng)也。
歸妹以須者,未當(dāng)其位不正,而人莫之取也。
九四,歸妹愆期,遲歸有時(shí)。
陽剛為賢,居上體為貴。賢貴之女而無正應(yīng),無所與歸,故其歸妹也,愆過其可嫁之期矣。然其遲歸也,欲擇佳偶,以四之賢貴,豈終無歸?故終必佳配,來求有可歸之時(shí)。自重如是,與六三正反。
象曰:愆期之志,有待而行也。
愆期非人莫之取也,四自有志也。其志欲有所待而後行,待其佳偶,故寧愆期。豈可以終身之重,不擇人而妄配哉!
六五,帝乙歸妹,其君之袂不如其娣之袂良,月幾望,吉。
五居尊位,女之最貴者,下應(yīng)九二,猶帝女之下嫁,乃其德柔中,能尚德而不尚飾。蓋惟有德之人,則專以德為事,不及于飾也。象如帝乙歸妹,而其女君之袂反不如其娣之袂之良美,若是者,其于婦人隂柔之德可謂盛矣。若月之幾至于望也,宜家之吉可知。
象曰:帝乙歸妹,不如其娣之袂良也。其位在中,以貴行也。
其君之袂,不如其娣之袂良也。五何以幾此?蓋五位在中,是有中德,德之可貴者也。以其可貴之德而行,則惟見德之為貴,不見袂之為貴。外飾之美與不美,自不入其心。袂之不良,豈強(qiáng)而能之哉?
上六,女承筐無實(shí),士刲羊無血,無攸利。
以隂柔居歸妹之終,隂柔非賢,居終過時(shí),而又無應(yīng),是約婚而不終,卒于無諧者也。夫婚禮之成,則女必承筐,是將士必刲羊以宴。今女則承筐無其實(shí),士則刲羊無其血,是未嘗承筐,未嘗刲羊,昏禮不成也,何利之有?
象曰:上六無實(shí),承虛筐也。
陽實(shí)隂虛,婚道以誠(chéng)相求,乃克有成。曰:上六則隂柔無實(shí),是以約婚不終,而徒承虛筐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