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彖》曰:恒,久也。剛上而柔下,雷風相與,巽而動,剛柔皆應,恒。
以卦體言之,艮剛上而巽柔下。名分之常。以卦象言之,雷震則風從,氣化之常。以卦德言之,巽順理而雷動有為。操行之常。又以卦體言之,六爻剛柔皆應,情理之常。此皆以釋卦之名義也。
恒亨,無咎,利貞,久于其道也。天地之道,恒久而不已也。
《本義》重貞字。按:文意宜重道字。道即貞也,言恒亨,無咎,而必曰利貞者,恒之義雖取於久,必久於其道也。天地之所以恒久不已者,道也。若久而非道,則不得謂之貞矣,安得亨而無咎乎。
利有攸往,終則有始也。
久於其道,終也。利有攸往,始也。蓋一定不易之中,即有隨時變易之理。天地晝之終即夜之始,寒之終即暑之始。循環(huán)無端,所以可??删?,故居恒而利于往也。此二節(jié)釋彖辭。
日月得天而能久照,四時變化而能久成,聖人久於其道而天下化成。觀其所恒,而天地萬物之情可見矣。
此極言恒久之道,見恒之利於貞也。日月陰陽之精,以得天之道,往來盈虧而能久照。四時陰陽之氣,亦得天之道而變化之,故寒暑相禪以成歲功。聖人亦常久於道,皆出于正,故天下化之以成風俗。故恒有所以恒者,道也,即貞也。日月之久照,四時之久成,聖人之化成,皆以此也。故曰天地萬物之情可見矣。
上一章節(jié)
[明]來知德-第32卦?恒卦?彖傳詳解
下一章節(jié)
[曹魏]王弼-第32卦?恒卦?彖傳詳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