恒亨,無咎,利貞,利有攸往。
《彖》曰:恒,久也。剛上而柔下,雷風相與,巽而動,剛柔皆應,恒。恒,亨,無咎,利貞,久於其道也。
所以為恒者,貞也。而貞者施於既亨無咎之後者也。上下未交,周澤未渥,而驟用其貞,此危道也。故將為恒,其始必有以深通之,其終必有以大正之。方其通物也,則上下之分有相錯者矣。以錯致亨,亨則悅,悅故無我咎者。無咎而後貞,貞則可恒。故恒非一日之故也,惟久於其道而無意於速成者能之。
天地之道,恒久而不已也。利有攸往,終則有始也。
物未有窮而不變者,故恒非能執(zhí)一而不變,能及其未窮而變爾。窮而後變,則有變之形;及其未窮而變,則無變之名,此其所以為恒也。故居恒之世,而利有攸往者,欲及其未窮也。夫能及其未窮而往,則終始相受,如環(huán)之無端。
日月得天而能久照。
照者,日月也。運之者,天也。
四時變化而能久成。
將明恒久不已之道,而以日月之運、四時之變明之,明其未窮而變也*。陽至於午,未窮也,而陰已生。陰至於子,未窮也,而陽已萌。故寒暑之際,人安之,如待其窮而後變,則生物無類矣。
*明其未窮:或作「明及其未窮」。
聖人久於其道而天下化成。觀其所恒而天地萬物之情可見矣。
非其至情者,久則厭矣。
上一章節(jié)
[南宋]趙汝楳-第32卦?恒卦?彖傳詳解
下一章節(jié)
[元]龔煥-第32卦?恒卦?彖傳詳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