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彖,吐亂反。)
彖即文王所繫之辭。上者經(jīng)之上篇,傳者孔子所以釋經(jīng)之辭也。後凡言傳者,放此。
大哉乾元,萬物資始,乃統(tǒng)天。
此專以天道明乾義,又析「元亨利貞」為四德以發(fā)明之。而此一節(jié),首釋元義也。大哉,歎辭。元,大也,始也。乾元,天德之大始。故萬物之生,皆資之以為始也。又為四德之首,而貫乎天德之始終,故曰統(tǒng)天。
雲(yún)行雨施,品物流形。
(施,始豉反。卦內(nèi)同。)
釋乾之亨也。
大明終始,六位時成,時乘六龍以御天。
始,即元也。終,謂貞也。不終則無始,不貞則無以為元也。此言聖人大明乾道之終始,則見卦之六位各以時成,而乘此六陽以行天道,是乃聖人之元亨也。
乾道變化,各正性命,保合太和,乃利貞。
變者化之漸,化者變之成。物所受為性,天所賦為命。太和,陰陽會合,中和之氣也。各正者,得於有生之初。保合者,全於已生之後。此言乾道變化,無所不利,而萬物各得其性命以自全,以釋利貞之義也。
首出庶物,萬國咸寧。
聖人在上,高出於物,猶乾道之變化也。萬國各得其所而咸寧,猶萬物之各正性命而保合太和也。此言聖人之利貞也,蓋嘗統(tǒng)而論之。元者物之始生,亨者物之暢茂,利則向於實也,貞則實之成也。實之既成,則其根蒂脫落,可復(fù)種而生矣,此四德之所以循環(huán)而無端也。然而四者之間,生氣流行,初無間斷,此元之所以包四德而統(tǒng)天也。其以聖人而言,則孔子之意,蓋以此卦為聖人得天位,行天道,而致太平之占也。雖其文義有非文王之舊者,然讀者各以其意求之,則並行而不悖也?!独ぁ坟苑糯恕?/p>
【靠右】---(南宋)朱熹撰《周易本義》卷一:乾卦
《語類》云:乾元只是天之性,不是兩箇物事。
又云:元者用之端,而亨利貞之理具焉,至於為亨為利為貞,則亦元之為耳,此元之所以包四德也。若分而言之,則元亨誠之通,利貞誠之復(fù)。其體用固有在矣。以用言,則元為主。以體言,則貞為主。
又云:元者,天地生物之端倪也。元者生意,在亨則生意之長,在利則生意之遂,在貞則生意之成。若言仁便是這意思,仁本生意,生意則惻隱之心也。茍傷著這生意,則惻隱之心便發(fā)。若羞惡,也是仁去那義上發(fā)。若辭讓,也是仁去那禮上發(fā)。若是非,也是仁去那智上發(fā)。若不仁之人,安得更有義禮智。
【靠右】---(清)李光地等撰《御纂周易折中》卷九乾卦彖傳
【大明終始,六位時成,時乘六龍以御天?!俊墩Z類》云:乾道終始,即四德也。始則元,終則貞,蓋不終則無以為始,不貞則無以為元。六爻之立,由此而立耳。以時成者,言各以其時而成,如潛、見、飛、躍,皆以時耳,然皆四德之流行也。
又云:六龍只是六爻,龍只是譬喻。明此六爻之義,潛、見、飛、躍,以時而動,便是乘六龍,便是御天。聖人便是天,天便是聖人。
【乾道變化,各正性命,保合大和,乃利貞?!俊墩Z類》云:各正性命,他那元亨時雖正了,然未成形質(zhì),到這裏方成,如百穀堅實了,方喚作正性命。
又云:「乾道變化,各正性命」,總只是一個理。此理處處相渾淪,如一粒粟生為苗,苗便生花,花便結(jié)實,又成粟,還復(fù)本形。一穗有百粒,每粒箇箇完全,又將這百粒去種,又各成百粒,生生只管不已,初間只是這一粒分去,物物各有理,總只是一箇理。
又云:保合太和,即是保合此生理也。天地氤氳,乃天地保合此生物之理。造化不息,及其萬物化生之後,則萬物各自保合其生理,不保合則無物矣。
又云:保合太和,天地萬物皆然。天地便是大底萬物。萬物便是小底天地。
又云:仁為四德之首,而智則能成始而成終,猶元為四德之長。然元不生於元而生於貞,蓋天地之化,不翕聚則不能發(fā)散也。仁智交際之間,乃萬化之機軸。此理循環(huán)不窮,脗合無間,不貞則無以為元也。
【首出庶物,萬國咸寧?!俊墩Z類》云:「大哉乾元,萬物資始」,「至哉坤元,萬物資生」,那元字便是生物之仁。資始是得其氣,資生是成其形,到得亨便是他彰著,利便是結(jié)聚,貞便是收斂。收斂既無形跡,又須復(fù)生,至如夜半子時,此物雖存,猶未動。在到寅卯便生,巳午便著,申酉便結(jié),亥子丑便實,及至寅又生。他這箇只管運轉(zhuǎn),一歲有一歲之運,一月有一月之運,一日有一日之運,一時有一時之運。雖一息之微,亦有四箇段子。恁地運轉(zhuǎn)。又曰:元亨利貞無斷處,貞了又元,今日子時前便是昨日亥時。物有夏秋冬生底是到這裏方感得生氣,他自有箇小小元亨利貞。
上一章節(jié)
沒有了
下一章節(jié)
[明]蔡清-第01卦?乾卦?彖傳詳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