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彖》曰:謙,亨,天道下濟(jì)而光明,地道卑而上行。
天氣下降,以濟(jì)萬物,天之謙也?;?,光明著見,則謙之亨也。地勢卑順,處物之下,地之謙也。其氣上行以交于天,則謙之亨也。天地猶不敢以自滿,況于人與鬼神乎。此以天地言謙之必亨。
天道虧盈而益謙,地道變盈而流謙,鬼神害盈而福謙,人道惡盈而好謙。謙尊而光,卑而不可踰,君子之終也。
虧盈益謙以氣言,日中則昃,月滿則缺是也。變盈流謙以形言,高岸爲(wèi)谷,深谷爲(wèi)陵是也。害盈福謙以理言,滿則招損,謙則受益是也。惡盈好謙以情言,滿盈取忌,退巽見推是也。四者皆出于自然而非有心,故曰道也。蓋太極之中,本無一物。事業(yè)功勞,于我何有。天地生萬物而不言所利,此天地人鬼所以皆有取于謙也。然六爻皆以三爲(wèi)主。三居下卦之上,有尊象。光,艮體也。三居上卦之下,有卑象,不可踰,德莫之過也。蓋人居尊而不光者有矣。謙者處尊而能下人。其德愈光。人處卑則皆得而踰之。謙者處卑,所謂我自卑而人莫我高,又孰得而踰之。君子之終,言此所以爲(wèi)君子有終也。不于其終觀之,則爭而得,謙而失者,蓋有之矣。惟要于究竟,然後知謙之終必亨也。
上一章節(jié)
[明]蔡清-第15卦?謙卦?彖傳詳解
下一章節(jié)
[明]來知德-第15卦?謙卦?彖傳詳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