彖曰:大有,柔得尊位,人中而上下應(yīng)之,曰大有。
言卦之所以為大有也。五以陰居君位,柔得尊位也,處中,得大中之道也。爲諸陽所宗,上下應(yīng)之也,夫居尊執(zhí)柔,固衆(zhòng)之所歸也。而又有虛中文明大中之徳,故上下同志應(yīng)之,所以爲大有也。
其德剛健而文明,應(yīng)乎天而時行,是以元亨。
卦之徳,內(nèi)剛健而外文明。六五之君應(yīng)於乾之九二,五之性柔順而明,能順應(yīng)乎二。二,乾之主也。是應(yīng)乎乾也。順應(yīng)乾行,順乎天時也,故曰應(yīng)乎天而時行。其徳如此,是以元亨也。王弼云:不大通,何由得大有乎?大有則必元亨矣,此不識卦義。離乾成大有之義,非大有之義便有元亨,由其才故得元亨。大有而不善者,與不能亨者有矣。諸卦具元亨利貞,則彖皆釋為大亨,恐疑與乾坤同也:不兼利貞,則釋為元亨,盡元義也。元有大善之義。有元亨者四卦,大有、蠱、升、鼎也。唯升之《彖》誤隨他卦作大亨。曰:諸卦之元與乾不同,何也?曰:元之在乾爲元始之義,爲首出庶物之義:他卦則不能有此義,為善為大而已。曰:元之為大,可矣,為善,何也?曰:元者,物之先也,物之先豈有不善者乎?事成而後有敗,敗非先成者也:興而後有衰,衰固後於興也:得而後有失,非得則何以有失也。至於善惡治亂是非,天下之事莫不皆然,必善為先。故文言曰:元者,善之長也。
上一章節(jié)
[清]陳夢雷-第14卦?大有?彖傳詳解
下一章節(jié)
[明]來知德-第14卦?大有?彖傳詳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