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貴於聖人者,非貴其靜而不交於物,貴其與物皆入於吉兇之域而不亂也。故夫艮,聖人將有所施之。艮,止也,止與靜相近而不同,方其動而止之,則靜之始也。方其靜而止之,則動之先也,故曰:「時止則止,時行則行,動靜不失其時,其道光明。」此言艮之得其所施者也。施之於天下之至動,是以為頤;施之於天下之至健,是以為大畜。今夫兼山艮,是施之於背而已,背固已止矣,艮何加焉?所以為柅者、為輪也;所以為防者,為水也。今也不然,為輿、為柅,為山、為防,不亦近於固歟?故曰:「艮其止,止其所也。此所以不獲其身也。上下敵應,不相與也。」此所以行其庭,不見其人也。物各止於其所,是果能止也哉?背止於身,身與之動而背不知也,今我施止於物之所,止有大於是物者。則挾而與之趨矣,我焉得知之?故曰:「艮其背,不獲其身?!蛊渫ノ磭L無人也,有六人焉*,敵應而不相與,則如無人。是道也,非向之所謂光明者也,以為無咎而已。
*「有六人焉」或作「有人焉」。
上一章節(jié)
[春秋]子夏-第52卦?艮卦?卦辭全文詳解
下一章節(jié)
[北宋]程頤-第52卦?艮卦?卦辭全文詳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