升卦:?【巽下坤上】
萃而受之以升何?曰:序卦傳曰:聚而上者謂之升,故受之以升。
升:元亨,,勿恤,。
文王之彖升云云,何也?曰:升,巽下坤上,地中之木,自下而升也。有大亨之義,有用見大人,其不允之義,有向南而進(jìn),無所不吉之義,故象占如此,而升有大吉之道也。南行,以指巽坤之間,南離之位,為人臣朝見之鄉(xiāng)為當(dāng)。蓋此等字,易中多不輕用,用則必有所指。不然,則征吉利征,何所不可,而必曰南征吉乎?
彖曰:,,剛中而應(yīng),。用見大人勿恤,有慶也。南征吉,志行也。
孔子之傳升彖云云,何也?曰:言升之為卦,巽木之柔,以時(shí)上升,故曰升也。其卦為下巽上順,其德為九二,剛中而應(yīng)乎九五,是以大亨也。其曰用見大人,勿恤者,謂用此巽順之道,見大人則必升階而有慶也。其曰南征者,坤巽之間,離明之位,欲升之志,至此而可行也。
象曰:,升。,。
孔子之傳升大象云云,何也?曰:為卦坤在上而巽在下,為地中生木之象。而地之生木也,則順其生機(jī),由萌芽而方寸,由方寸而拱把,由拱把而參天凌雲(yún),無不由卑以至高,田小以至大。君子體此,其為學(xué)也,一一順乎德之漸,至日積月累,由善信而充實(shí)光輝,由光輝而為聖為神,無凌節(jié)之行,無襲取之為,亦如地中生木,積小而高大也。
觀君子順德,積小以高大,可見頓悟頓修之說,終有病在。
初六,允升,大吉。
周公之象升初六云云,何也?曰:初以順柔為巽主,又上應(yīng)巽順之六四,正自方生,日升之木,無有阻遏,所謂允升也。升而如此,孰能禦之?吉之大者,莫過此耳。
象曰:允升大吉,上合志也。
孔子之傳升初六云云,何也?曰:言初六之允升大吉者,以上之六四同心同德,合志以應(yīng)也。
九二,孚乃利用禴,無咎。
周公之象升九二云云,何也?曰:九二剛中得正,與六五為正應(yīng),是乃君臣合德,下進(jìn)上援,而升中告?之日也。故其象為上下相孚,乃利于用禴而無咎也。
象曰:九二之孚,有喜也。
孔子之傳升九二云云,何也?曰:言九二之孚九五,君臣交孚而同升,有喜無咎耳。
九三,升虛邑【一】。
周公之象升九三云云,何也?曰:陽實(shí)隂虛為虛象,而坤固自有國邑象。三與坤接,以實(shí)升虛,進(jìn)無所阻,故升虛邑也。
不二注:知虛邑後有“一”字,疑似衍文
象曰:升虛邑,無所疑也。
孔子之傳升九三云云,何也?曰:言九三之升虛邑者,謂其前即三坤,中虛陽升,最為順利,無所疑礙也。
六四,王用亨于岐山,吉,無咎。
周公之象升六四云云,何也?曰:六四以柔居順始,而與五同氣相比,順之至者也。其象為王用亨于岐山,以升中告?。升而如此,吉而無咎,從可知矣。故象占如此。
象曰:王用亨于岐山,順事也。
孔子之傳升六四云云,何也?曰:六四之王用亨于岐山,吉無咎者,以柔順之心,行順升之事,神必享之,故吉且無咎耳。而凡以順心行順事者,其為天地神明所鑒享,俱視此矣。
六五,貞吉,升階。
周公之象升六五云云,何也?曰:六五為順主,而下應(yīng)九二之剛中,自然得正而大吉。又居下卦之上,為地中出土之木,乃升之更進(jìn)一階者也,故象占如此。
象曰:貞吉升階,大得志也。
孔子之傳升六五云云,何也?曰:言六五之貞吉。升階者,謂五之柔順得中,而下應(yīng)又當(dāng),故象為既貞且吉,又能升階而升之,大得所志者也。嗚呼!君子之升而得志,亦惟其順乎中道而已矣。
上六,冥升,利于不息之貞。
周公之象升上六云云,何也?曰:上六以隂柔之資,積累以升于最上之地,是冥升不已者也,寜有利乎?惟是其冥升不已之義,則可取為進(jìn)德積行,由小至大,而不息之貞之利用耳。嗚呼!冥升于進(jìn)身則不可,而于進(jìn)德則自利,欲升者亦審機(jī)而善用之可也。觀冥升利不息之貞,可見學(xué)業(yè)最忌小成半塗,亦最忌欲速助長。
象曰:冥升在上,消不富也。
孔子之傳升上六云云,何也?曰:言冥升在上,雖身則升而上,富必消而貧,正不獨(dú)見薄于月旦之評(píng)也。嗚呼!升以望富,而升愈上則富愈消。然則冥升者,既消其品,兼消其富,得一虛而消兩實(shí)。謂之冥升,信乎其冥升乎!漢之崔烈,得無類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