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穎達疏《正義》曰:「姤,遇也,柔遇剛」者,此就爻釋卦名,以初六一柔而上遇五剛,所以名遇,而用釋卦辭「女壯,勿用取女」之義也。
「勿用取女,不可與長」者,女之為體,婉娩貞順,方可期之偕老。淫壯若此,不可與之長久,故勿用取女。「天地相遇,品物咸章」者,已下廣明遇義。卦得遇名,本由一柔與五剛相遇,故遇辭非美,就卦而取,遂言遇不可用,是勿用取女也。故孔子更就天地歎美遇之為義不可廢也。天地若各亢所處,不相交遇,則萬品庶物,無由彰顯,必須二氣相遇,乃得化生,故曰「天地相遇,品物咸章」也。
「剛遇中正,天下大行」者,莊氏云:「一女而遇五男,既不可取,天地匹配,則能成品物。」由是言之,若剛遇中正之柔,男得幽貞之女,則天下人倫之化,乃得大行也。
「姤之時義大矣哉」者,上既博美,此又結歎,欲就卦而取義。但是一女而遇五男,不足稱美,博論天地相遇,乃致品物咸章,然後姤之時義大矣哉!。
上一章節(jié)
[曹魏]王弼-第44卦?姤卦?彖傳詳解
下一章節(jié)
[南宋]俞琰-第44卦?姤卦?彖傳詳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