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卦震下兌上,為此動而彼說,有隨之義,故名為隨。卦辭言,為上者得人隨之益,而又明隨之道當出於正也。隨,從也。元亨,以事言。無咎,以理言。
文王繫隨彖辭曰:己有致隨之道,而物有來隨之應,同心者多則何事不立?何功不建?其得大亨固已然,必己之致隨者無違道之私,而物之隨我者非黨同之弊,一出於貞,斯於理為順,於心為安,無媿於隨之義矣,何咎之有。若所隨非正,則為非道以相與,雖可致亨,而亦未免有咎也??刹簧髟?。
按:天下之為隨不一,而莫大乎君臣之相隨。君之致人隨,固貴乎正;而臣之隨君,尤宜審擇天命之所歸,人心之所向。必如張良之從漢高,鄧禹之從光武,諸葛之從昭烈,應天順人,功建名立,雖伊尹太公之業(yè),何以加茲。茍不擇所隨,失身依附,楊雄之臣莽,荀彧之仕魏,甚至馮道之閱歷五朝,寡廉鮮恥,喪名敗節(jié),其能免當時之非笑,後世之指摘哉?此不貞之所以取咎也。
上一章節(jié)
[南宋]俞琰-第17卦?隨卦?卦辭全文詳解
下一章節(jié)
[清]傅恒-第17卦?隨卦?卦辭全文詳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