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一爻是言,人之有德而不見用於時也。沛,當(dāng)作斾,謂幡幔也。沬,小星。
周公繫豐三爻曰:九三居明體之上,本至明者也,乃以至明而應(yīng)上六之至暗,是在我之明,反為所蔽而不能以自達(dá),為「豐其沛,日中見沬」之象。夫豐沛則障蔽更甚於蔀,所以沬之小星,雖日中而亦見也。若是則在己之明,亦歸於廢棄而置之無用之地,又為折其右肱之象。然此非己之不明,乃人之不能用其明,所遇非其主耳。於三何咎焉?
孔子釋三象曰:賢臣必遇明主,斯可有為於天下。豐其沛者,是以己之明而反為人所蔽,終不能成濟(jì)豐之大事也。折其右肱者,三之才本足為當(dāng)世用,乃因時而廢,亦終於無用而已,何其所遇之窮哉。
按:豐之道,必明動相資而成,三以陽剛之體,應(yīng)上陰柔處震之終,止而不動,上無可發(fā)之明,欲為而無所賴,三亦何所自見其明乎?夫君為元首,臣為股肱,必元首有明聖之德,而後股肱奏匡濟(jì)之功覲乎。此爻而知聖人責(zé)難於在上者至矣。
上一章節(jié)
[南宋]俞琰-第55卦?豐卦九三?爻辭詳解
下一章節(jié)
[清]傅恒-第55卦?豐卦九三?爻辭詳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