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巽下乾上】
姤:女壯,勿用取女。
彖曰:姤,遇也,柔遇剛也。勿用取女,不可與長(zhǎng)也。天地相遇,品物咸章也。剛遇中正,天下大行也。姤之時(shí)義大矣哉!
剛,陽(yáng)德也,君子所尚也。然剛而不中則亢,剛而不正則戾。亢則人疾之,戾則人違之。故剛遇中正,然後可以大行于天下也。姤之時(shí)義大矣哉!姤,消卦也,孔子何大焉?夫世之治亂,人之窮通,事之成敗,不可以力致也,不可以數(shù)求也,遇與不遇而已矣。舜遇堯而五典克從,百揆時(shí)敘;禹、稷、契、臯陶遇舜而六府三事允治,地平天成;伊尹遇湯而格于皇天;師尚父遇文、武而天下大定。不然,泯泯于衆(zhòng)人之中,後世誰克知之?以是觀之,姤之為義,豈不大哉!
象曰:天下有風(fēng),姤;后以施命誥四方。
初六,繫于金柅,貞吉。有攸往,見兇。羸豕孚蹢躅。
象曰:繫于金柅,柔道牽也。
九二,包有魚,無咎,不利賓。
象曰:包有魚,義不及賓也。
九三,臀無膚,其行次且,厲,無大咎。
象曰:其行次且,行未牽也。
九四,包無魚,起兇。
象曰:無魚之兇,遠(yuǎn)民也。
姤九四:包無魚,起兇。魯昭公將去季氏,宋樂祁譏之曰:政在季氏三世矣,魯君喪政四公矣,無民而能逞其志者,未之有也。國(guó)君以是鎮(zhèn)撫其民,魯君失民矣。靖以待命猶可,動(dòng)必憂。已而昭公伐季氏,果不勝而出,死于外。
九五,以杞包瓜,含章,有隕自天。
象曰:九五含章,中正也。有隕自天,志不舍命也。
杞,材之美者也。包瓜,不食之物也。九五剛遇中正,有美材矣。遇小人道長(zhǎng)之時(shí),無應(yīng)于內(nèi),不食者也。蘭生深林,不以無人而不芳,故有美而含之,以俟命也。抑材之不良,德之不臧,身之憂也。材既良矣,德既臧矣,雖不遇其時(shí),以至于隕越而不振,天實(shí)為之,謂之何哉?故修已以俟命者,君子之志也。
上九,姤其角,吝,無咎。
象曰:姤其角,上窮吝也。
姤其角者,行無所之之謂也。
易說卷三
<經(jīng)部,易類,溫公易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