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宋]程頤-第06卦?訟卦?彖傳詳解 彖曰:訟,上剛下險,險而健訟。訟之為卦,上剛下險,險而又健也,又為險健相接,內(nèi)險外健,皆所以為訟也。若健而不險,不生訟也:險而不健,不能訟也:險而又健,是以訟也。訟有孚窒,惕中吉,剛來而得中也。訟之道,固如是,又據(jù)卦才而言,九二以剛自外來而成訟,則二乃訟之主也。以剛處中,中實之象,故為有孚。處訟之時,雖有孚信,亦必艱阻窒塞而有惕... —— [北宋]程頤撰 《程氏易傳》 訟卦
[南宋]朱熹-第06卦?訟卦?彖傳詳解 《彖》曰:訟,上剛下險,險而健,訟。以卦德釋卦名義。訟,有孚窒,惕中吉,剛來而得中也。終兇,訟不可成也。利見大人,尚中正也。不利涉大川,入于淵也。以卦變、卦體、卦象釋卦辭。 —— [南宋]朱熹撰 《周易本義》 訟卦
[宋]王安石-第06卦?訟卦?彖傳詳解 王氏安石曰:彖言乎其才也,訟有孚窒惕中吉,此言九二之才也。終兇,此言上九之才也。利見大人,言九五之才也。不利涉大川,言一卦之才也。 —— [清]李光地等撰 《御纂周易折中》 訟卦
[明]蔡清-第06卦?訟卦?彖傳詳解 蔡氏清曰:訟不可成,以理言之,揚人之惡也,煩上之聽也,損己之德也,增俗之偷也。又人己之間,俱廢其業(yè),雖得不償失也,此豈君子之所樂成者哉!謂之不可成,見其宜惕中也。 —— [清]李光地等撰 《御纂周易折中》 訟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