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哉坤元,萬物資生,乃順承天。
乾天道也,坤地道也。天尊地卑,故乾元稱大,坤元稱至,至義差緩,雖不若大之盛,然乾之所至,坤亦至焉。坤元蓋與乾元同其大也,孔子嫌於兩大同稱,故變文而賛坤之元曰?至哉?,所以尊乾也。聖人於尊卑之辨,謹嚴如此。萬物資乾元以始,有氣而未有形,資坤元以生,乃有形,父母之道也,是故天氣不下降於地,則地亦不能生物。地之生物,乃順而承天之施也。承,受也,奉也。坤順乾而受乾之施,下奉上之道也。
坤厚載物,德合無疆,含弘光大,品物咸亨。
順與厚皆坤德順,而承天之施,所以生物,厚而合天之無疆,所以載物。乾德之大無不覆幬,而無此疆爾界之限,坤德之厚無不持載亦無此疆爾界之限,是之謂合。夫坤,其靜也翕,翕則含弘;其動也闢,闢刖光大。含弘如此,光大如此,是以品物咸得亨通也?;蛟唬宏柮鞫洶担柎蠖浶?,光大者乾之德,坤安得光大。曰:坤之德含容弘博,而與乾合,則亦光明盛大也??鬃淤m坤之德不曰大,而曰至,蓋以尊無二,上而不可與乾並稱,次賛坤之亨乃曰含弘光大,則坤德之大,實與乾同,不然,坤何以為乾之配。
牝馬地類,行地無疆,柔順利貞,君子攸行。
龍行天之物,故以象天;馬行地之物,故以象地。坤順而承天,是以博厚載物,而合乾無疆,牝馬柔順而類地,是以引重致遠而行地無疆。彖辭云:利牝馬之貞??鬃蛹右匀犴樁郑屩?柔順利貞?,何也?彖辭云:君子有攸往,自連下文,孔子併及之而釋之曰?君子攸行?,又何也?曰:孔子所以錯綜其辭者,蓋又發(fā)明文王言外之意,而謂君子所行柔順而貞則宜,柔順而不貞則不宜也?!缎⒔?jīng)》云:故當不義,則子不可以不爭於父,臣不可以不爭於君。故當不義則爭之,從父之令又焉得為孝乎。坤,臣子之道也,臣子之事君,父唱則必應,固不可不柔順。然倡之不以道而亦應焉,則過於柔順而不貞矣。過於柔順而不貞,則柔為小人之善,柔順為小人之阿,順豈君子之所宜哉。
先迷失道,後順得常。西南得朋,乃與類行;東北喪朋,乃終有慶。安貞之吉,應地無疆。
坤不能自行順乾之健而行,君子有攸往,先則迷而失其道,後則順而得其常。西南兌離巽,皆坤朋,乃與類行。東北雖喪其朋,然隂當從陽,乃終有得主之慶。慶,葉韻平聲,音羌,君子之出處隨地而安,隨地而貞,不限西南東北皆吉,故曰安貞之吉,應地無疆,方其在西南則安於西南,猶女子在室則安於父母家;及其往東北則安於東北,猶女子嫁而從夫則安於夫家。在此亦貞而吉,在彼亦貞而吉,君子無入而不自得焉。或者,乃謂惟當貞於陽方,不當貞於隂方,則拘於一而與應地無疆之義,背馳矣。坤彖傳凡三言順,三言無疆,順坤德,無疆則乾德也,坤合乾之無疆則地亦無疆,是故馬之無疆類地,君子之無疆應地。
上一章節(jié)
[春秋]子夏-第02卦?坤卦?彖傳詳解
下一章節(jié)
[清]傅恒-第02卦?坤卦?彖傳詳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