輕松學(xué)《易經(jīng)》:豫卦第十六

轉(zhuǎn)載隨筆| 2024-07-04| 0

易經(jīng)豫卦原文與譯文_豫卦卜易居_周易豫卦詳解

輕松學(xué)《易經(jīng)》

《周易詮釋》:豫卦第十六

【周易經(jīng)文】

豫,利建侯行師。

彖曰:豫,剛應(yīng)而志行,順以動(dòng),豫。豫,順以動(dòng),故天地如之,而況建侯行師乎?天地以順動(dòng),故日月不過,而四時(shí)不忒。圣人以順動(dòng),則刑罰清而民服。豫之時(shí)義大矣哉!

初六:鳴豫,兇。

象曰:初六鳴豫,志窮兇也。

象曰:不終日,貞吉,以中正也。

六三:盱豫,悔;遲有悔。

象曰:盱豫有悔,位不當(dāng)也。

象曰:六五貞疾,乘剛也。恒不死,中未亡也。

【解讀詮釋】

【16.1】

豫,利建侯行師。

【白話】

豫卦,適宜建國封侯,出師征戰(zhàn)。

【解讀】

○豫卦下坤上震,震為動(dòng),為鳴,為鼓;坤為腹,為釜,故豫卦有奏樂之象,有愉悅和樂之意?!缎蜇詡鳌罚骸坝写蠖苤t必豫,故受之以豫?!痹ヘ耘c謙卦是相覆的關(guān)系,故謙卑而豫樂。

”。

○利建侯行師:下卦坤為眾,為邑國(坤為邑國,見《周易密鑰》:周易卦爻辭中的“邑國”),上卦震為動(dòng),為長子;九四為全卦之主,四爻為諸侯之位,一陽統(tǒng)領(lǐng)眾陰,故有建侯行師之象。

【16.2】

彖曰:豫,剛應(yīng)而志行,順以動(dòng),豫。豫,順以動(dòng),故天地如之,而況建侯行師乎?天地以順動(dòng),故日月不過,而四時(shí)不忒。圣人以順動(dòng),則刑罰清而民服。豫之時(shí)義大矣哉!

【白話】

彖傳說:豫卦,剛爻與柔爻相應(yīng),志向得以施行;順勢(shì)而行動(dòng),這就是豫。豫卦順其事理而行動(dòng),本來天地的運(yùn)行都順從這個(gè)客觀規(guī)律,何況建國封侯出師征戰(zhàn)之事呢?天地順萬物之性而動(dòng),故日月運(yùn)轉(zhuǎn)不失其度,四季更替不岀差錯(cuò)。圣人順萬民之情而動(dòng),則其施用刑罰清明而百姓服從。豫卦所蘊(yùn)含的時(shí)勢(shì)意義真是偉大??!

【解讀】

○故:豫彖傳有兩個(gè)“故”,“故天地如之”之“故”:本來;“故日月不過”之“故”:所以。

○過,失度。忒,讀[tè],差錯(cuò)。

○日月不過,而四時(shí)不忒:

豫卦是《周易》第16卦,是64卦的四分之一,故曰“日月不過,而四時(shí)不忒”。恒卦是《周易》第32卦,是64卦的二分之一,故曰“日月得天而能久照,四時(shí)變化而能久成”。

○圣人以順動(dòng),則刑罰清而民服:

王弼曰:“夫卦者,時(shí)也;爻者,適時(shí)之變者也。”李光地說:“贊卦皆言時(shí),贊爻皆言位,時(shí)位二字,乃卦爻之所以立也。”總的來說,周易六十四卦闡述的是宇宙萬物和人類社會(huì)從創(chuàng)生、發(fā)展、壯大、到結(jié)局的各階段的時(shí)間上的屬性,每卦的六爻則是闡述針對(duì)某一大時(shí)間區(qū)域內(nèi)的事物的開始、發(fā)展、壯大、到結(jié)局的小時(shí)間進(jìn)程上的屬性或者是這一事物的從下到上從內(nèi)到外的結(jié)構(gòu)屬性。

另見《周易密鑰·發(fā)現(xiàn)“十二嘆時(shí)之卦”象數(shù)奧妙與微言大義》。

【16.3】

【白話】

象傳說:雷從地下出來,大地振奮,這是豫卦的象;古代君王因此制作音樂來推崇道德,隆重地向上帝獻(xiàn)祭,并讓祖先的神靈配合共享。

【解讀】

○殷薦:盛大的獻(xiàn)祭。祖考:已故祖父母。

鄭玄曰:奮,動(dòng)也。雷動(dòng)于地上,而萬物乃豫也。以者,取其喜佚動(dòng)搖,猶人至樂,則手欲鼓之,足欲舞之也。崇,充也。殷,盛也。薦,進(jìn)也。上帝,天帝也。王者功成作樂,以文得之者,作鑰舞;以武得之者,作萬舞;各充其德而為制。祀天帝以配祖考者,使與天同饗其功也。故《孝經(jīng)》云“郊祀后稷以配天,宗祀文王于明堂,以配上帝”是也。

○《大象傳》《連山易》以上卦為正,故雷地豫,上震為二月?!抖Y記·月令》:“仲春,雷乃發(fā)聲,仲秋,雷始收聲?!睆亩轮俅豪啄税l(fā)聲,聯(lián)想到作樂。

據(jù)文獻(xiàn)記載,最晚在堯舜時(shí)期,已存在“先王以作樂崇德,殷薦之上帝,以配祖考”的禮制??脊虐l(fā)現(xiàn)最早的祭祀樂器是9000年前的賈湖骨笛。

《呂氏春秋·古樂篇》:“帝堯立,乃命夔為樂。夔乃效山林溪谷之音以歌,乃以麋{革各}冒缶而鼓之,乃拊石擊石,以象上帝玉磬之音,以致舞百獸。瞽瞍乃拌五弦之瑟,以為十五弦之瑟。命之曰《大章》,以祭上帝?!薄渡袝ひ骛ⅰ罚骸百缭唬骸豇Q球,搏拊琴瑟以詠?!婵紒砀瘛?/p>

夏人在郊祀天神的同時(shí),要以祖先神配祭?!毒呸q》和《九歌》應(yīng)該是夏代祭祀天神的樂歌。(見:詹子慶《中國古代歷史與文明:夏史和夏代文明》231頁)

“雷岀地奮”是豫卦,春雷一聲,大地振奮。雷聲是上天的音樂,古代帝王效法天籟之聲制作音樂祭祀上帝與祖先,這就是音樂的起源。

《說文》“豫,象之大也?!薄断蟆罚芪渫醴ゼq之樂也。《墨子·三辯》:“因先王之樂,由自作樂,命曰象?!编嵭疲骸啊断笪琛罚笥帽鴷r(shí)刺伐之舞,武王制焉?!辈嚏摺丢?dú)斷》云:“《維清》一章五句,奏《象武(武、舞古通)》之所歌也?!倍偈妗洞呵锓甭丁吩疲骸拔渫跏苊鳌断髽贰?,繼文以奉天?!碑?dāng)時(shí)武王制象舞,未必有詩,成王、周公作《維清》以為《象舞》之節(jié),歌以奏之。

可見“先王以作樂崇德,殷薦之上帝,以配祖考”原有確指。豫,本是周朝的“國歌”,以此為音樂歌舞之統(tǒng)稱。

【象舞歌詞:《周頌·維清》】

維清緝熙,文王之典。

肇禋,迄用有成,維周之禎。

大意:

多么清明又是多么榮光,因?yàn)槲耐跤姓鞣チ挤健?/p>

自從開始出師祭天,至今成功全靠師法文王,我周朝大吉大祥。

○上帝:這是“上帝”一詞最早文獻(xiàn)出處之一。據(jù)意大利安東尼奧·阿馬薩里考證,古代希伯來原始《圣經(jīng)》上帝稱為“(意為全能之神)”,發(fā)音與中國上古音一致?!兑捉?jīng)》與《圣經(jīng)》具有同源性,二者都是先知書。

○雷電的成因,目前有眾多的假說,是現(xiàn)代科學(xué)尚未破解的難題。也就是說,以目前的科學(xué)理論,基本沒有破解雷電成因的可能。科學(xué)天才特斯拉1899年寫道:“我終于制造出了閃電,它的能量已經(jīng)超過自然界中的閃電?!碧厮估浴坝^象制器”的超級(jí)智慧在一百年前就已經(jīng)領(lǐng)悟了閃電的實(shí)質(zhì),然而他的手稿失傳了。

同樣,善于以“觀象制器”的中國古圣先賢也早已領(lǐng)悟了雷電的實(shí)質(zhì):

《說文》:雷,陰陽薄動(dòng),雷雨生物者也。

《春秋·玄命苞》:陰陽合為雷。

《白虎通》:雷者,陰中之陽也。

《禮記·月令》:仲春,雷乃發(fā)聲,仲秋,雷始收聲。

《淮南子·墜形》:陰陽相薄為雷。

古人認(rèn)為陽氣于冬季便潛藏在地下,春季陽氣上升沖出地面而與陰氣相搏發(fā)出聲音則成雷。從陰陽象數(shù)理論講,冬天不應(yīng)該有雷。如果冬天打雷,就意味著天地藏不住陽氣了,就會(huì)造成一定的瘟疫(瘟者,溫也)。比如禽流感,之前就有一次冬日打雷的現(xiàn)象,這就是天地動(dòng)陽的征兆。俗話說“冬日打雷,十欄九空”,因?yàn)槎齑蚶?,表明陽氣藏不住了,?dòng)物肯定要遭殃。得禽流感的一般是雞而不是鴨子,因?yàn)殡u為火性,鴨為寒性。天地的火性不藏了,雞的火性也不藏了。

對(duì)于雷電、禽流感的成因,現(xiàn)代科學(xué)的研究尚屬于幼稚期,應(yīng)該借鑒《周易》的智慧。(詳見《周易密鑰》:從豫卦、震卦看地震與雷電的成因)

○豫:

豫,從象,大象溫順而健壯,與牛相類,坤為牛。六畜為馬、牛、羊、雞、犬、豕,西周以前中原有大象,牛耕之前曾為象耕。甲骨文中獵象和以象祭祀的記載有多處。羅振玉說:“為字古金文石鼓文并從爪,從象,絕不見母猴之狀。卜辭作手牽象形,意古者役象以助勞,其事或尚在服牛乘馬以前?!薄抖Y記·孝經(jīng)》:“舜耕于歷山,有象為之耕,有鳥為之耘?!薄兜弁跏兰o(jì)》:“舜葬蒼梧下,群象常為之耕?!庇捎隈Z牛易于馴象,以及氣候變遷、大象經(jīng)常毀壞莊稼等因素,西周初年大象逐漸被遷徙至江南,《呂氏春秋·古樂篇》中記載:“商人服象,肆虐于東夷,周公以師逐之,至于江南”。按照古籍慣例,“象”“牛”前用“服”,“馬”前用“乘”,如:《周易·系辭下》:“服牛乘馬,引重致遠(yuǎn),以利天下,蓋取諸隨?!薄妒辣尽罚骸跋嗤磷鞒笋R”,“亥作服?!薄!豆茏印ぽp重戊》:“殷人之王,立皂牢,服牛馬,以為民利”。由此可見服牛之前曾為服象,故象與牛相類,坤為牛,故為象。

豫,《說文》:“象之大者。賈侍中說:不害于物?!?/p>

段玉裁注:“象之大者”,此豫之本義,故其字從象也。引伸之,凡大皆稱豫。故《淮南子》、《史記·循吏》、《魏都賦》皆云“市不豫價(jià)”,《周禮·司市》注云“防誑豫”,皆謂賣物者大其價(jià)以愚人也。大必寬裕,故先事而備謂之豫,寬裕之意也。寬大則樂,故《釋詁》曰:“豫,樂也?!薄兑住粪嵶⒃唬骸霸?,喜豫說樂之貌也。”亦借為舒字,如《洪范》“豫,恒燠若”,即“舒,恒燠若”也。亦借為與字,如《儀禮》古文與作豫是也。賈侍中說“不害于物”,賈侍中名逵,許所從受古學(xué)者也。侍中說豫象雖大而不害于物,故寬大舒緩之義取此字。

豫,《正義》:“謂之豫者,取逸豫之義。以和順而動(dòng),動(dòng)不違眾,眾皆悅豫,故謂之豫也。”《本義》:“豫,和樂也?!焙蜆肥窃サ囊炅x?!赌印とq》:“因先王之樂,由自作樂,命曰象?!薄秴问洗呵铩す艠贰罚骸吧倘朔螅瑸榕坝跂|夷。周公遂以師逐之,至于江南,乃為三象,以嘉其德?!备哒T注:“象,周武王伐紂之樂也?!薄对姟ぶ茼灐ぞS清序》:“維清,奏象舞也?!编嵭{:“象舞,象用兵時(shí)刺伐之舞,武王制焉?!笨追f達(dá)疏:“謂文王時(shí)有擊刺之法,武王作樂,象而為舞,號(hào)其樂曰象舞?!?/p>

【16.4】

初六:鳴豫,兇。

象曰:初六鳴豫,志窮兇也。

【白話】

象傳說:初六不勝其豫樂而自鳴,志向窮盡而致兇險(xiǎn)。

【解讀】

○鳴豫:

九四為卦主,為施樂者,初六以陰柔居下而應(yīng)之,為上所寵,受樂至極,志滿窮盡者也;又初六變震,上下皆震,震為鳴,“鳴豫”之甚,故曰“鳴豫,兇”。《禮記·曲禮上》所謂“志不可滿,樂不可極”之誡,豫卦初六也。

“國之大事在祀與戎”:《大象傳》“先王以作樂崇德,殷薦之上帝,以配祖考”,是豫樂之于祭祀之正,卦辭《彖傳》“建侯行師”、“刑罰清而民服”,是豫樂之于軍政之正。豫之初六,受樂志窮,是對(duì)禮樂的褻瀆?!抖Y記·樂記》:“是故先王之政樂也,非以極口腹耳目之欲也,將以教民平好惡,而返人道之正?!?/p>

【16.5】

象曰:不終日,貞吉,以中正也。

【白話】

六二:耿介如石,不需等待一整天(就可悟知豫樂適中之理),守持正固可獲吉祥。

象傳說:不需等待一整天(就可悟知豫樂適中之理),守持正固可獲吉祥,因?yàn)榱又惺卣?/p>

【解讀】

○介于石:

豫,秦簡《歸藏》、清華簡《別卦》皆作“介”。《經(jīng)典釋文》:“介,古文作砎?!薄额惼罚骸俺V,硬也,或從界。砎,一曰磨也?!痹ヘ曰ンw坎艮,坎為水,艮為山為石,古以水為界,以石為標(biāo)記,故“介于石”即界石?!敖椤北A袅恕稓w藏》卦名,故“介于石,不終日”可能是《歸藏》遺文。

○不終日:

六二動(dòng),變?yōu)榭藏裕卜聪箅x,離為日,反象取反義,故曰“不終日”。

子曰:“知幾其神乎!君子上交不諂,下交不瀆,其知幾乎?幾者,動(dòng)之微,吉之先見者也。君子見幾而作,不俟終日?!兑住吩唬骸橛谑?,不終日,貞吉。’介如石焉,寧用終日?斷可識(shí)矣。君子知微知彰,知柔知?jiǎng)?,萬夫之望?!?/p>

李守力按:

“上交不諂,下交不瀆”,言六二不同于上下兩爻。上交、諂,言六三親比九四,象曰“盱豫有悔,位不當(dāng)也”;下交、瀆,言初六相應(yīng)于九四,象曰“初六鳴豫,志窮兇也”。

介于石,是安靜自守,正固如磐石,《大學(xué)》:“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靜,靜而后能安,安而后能慮,慮而后能得。”知幾,《中庸》:“君子之道淡而不厭,簡而文,溫而理,知遠(yuǎn)之近,知幾之至,知微之顯,可與入德矣?!贝嗽ヘ粤缘乱?。

【16.6】

六三:盱豫,悔;遲有悔。

象曰:盱豫有悔,位不當(dāng)也。

【白話】

象傳說:曲意奉迎取樂有后悔,因爻位不正當(dāng)。

【解讀】

○盱豫,悔:

盱,音xū,《說文》謂“張目”,《王注》釋為“睢盱”,《集解》引向秀曰:“睢盱,小人喜悅佞媚之貌也。”

○遲有悔:

○馬王堆帛書《二三子》:

·《卦》曰:“盱予(豫)(27下)必憂?!酢踔鯓贰跽?,所以□,不可□也。故樂至者,亓(其)病亦至,不可辟(避)。禍?;驙恐酢酢酢酰?8上)[□□□□□□](嚴(yán))客(?。┛謶?,日慎一日,(猷-猶)有詖行卒至之患,盱予(豫)而不(28下)□□□也,故曰‘悔’?!?/p>

豫卦六三說:“盱豫,悔?!笨鬃诱f:“這是說迷于鼓樂而不戒備禍患。忘記危亡者必然會(huì)滅亡,忘記民眾者必定會(huì)帶來憂愁。歡樂到來,疾困也會(huì)到來,不可避免。禍與福牽連……并行,禍與福集合而至。智者深知其理,儼正恭敬,心懷恐懼,一天比一天謹(jǐn)慎。這樣仍然出現(xiàn)偏頗和猝然而至的禍患。迷于豫樂而不知節(jié)制,所以說有‘悔’?!?/p>

豫之象為鼓樂。豫卦上震下坤,震為動(dòng),坤為腹,《白虎通》引《樂記》曰:“塤,坎音也。管,艮音也。鼓,震音也。弦,離音也。鐘,兌音也。祝敔,乾音也?!薄盾骶偶乙菹蟆贰罢馂楣摹?,鼓是八音之首,故豫卦有鼓樂之象。

帛書《二三子》作為通行本《易傳》的前身,對(duì)豫卦六三的解讀顯然沒有分清初六過度享樂褻瀆與六三諂媚取樂的差別。

【16.7】

【白話】

【解讀】

○由豫,大有得:

九四為豫卦唯一陽爻,為成卦之主,為施樂者。九四與初六相應(yīng),與六三親比,坤體三爻偕同,故下坤皆與之應(yīng)和,莫不由此陽爻而得其歡豫,所以心志大可施行。

○勿疑:

“四多懼”,故有憂疑,互體坎為加憂。九四應(yīng)坤,互體坎卦篤實(shí)故有孚信,信則不疑。

九四動(dòng),上變坤,上下皆坤,坤為眾,“西南得朋”之兆。九四為群柔中一剛,譬如簪子束群發(fā)。盍,通“合”。王弼、孔穎達(dá)、陸德明、《子夏傳》訓(xùn)“簪”為“疾”,鄭玄訓(xùn)“速”同,以為“朋盍簪”是“群朋合聚而疾來”,此說亦與卦象相合,蓋九四為震卦主爻,震為動(dòng)為雷,疾速也??梢娫凇吨芤住返膫鞒兄?,“簪”字訓(xùn)讀雖有不同,然總不離卦爻之象。

【16.8】

象曰:六五貞疾,乘剛也。恒不死,中未亡也。

【白話】

六五:守正養(yǎng)病,能長久生存,不致死亡。

【解讀】

九四為豫樂之主,六五乘剛九四,互體坎為加憂、為疾。六五守中,故曰“貞疾,恒不死”?!睹献印じ孀酉隆匪^“生于憂患,死于安樂”也。

天子有疾曰不豫?!渡袝そ痣罚骸凹瓤松潭辏跤屑哺ピ?,二公曰:我其為王穆卜?!薄兑葜軙の鍣?quán)》:“維王不豫,于五日召周公旦?!贝怂粤遑侈o不言“豫”。

【16.9】

【白話】

【解讀】

○冥豫:

渝,改變。震為動(dòng),為渝。又上六之動(dòng),變?yōu)殡x卦,離為明為心,明心悔悟,則無后患。

全卦六爻五陰一陽,九四一陽為成卦之主,為施樂者,故曰“由豫”。

六二與九四無應(yīng)比,故不言“豫”,不同于上下兩爻,“上交不諂,下交不瀆”,有中正之德,“介于石,不終日,貞吉”。

九四卦主下應(yīng)坤體,故曰“由豫,大有得”;變卦上下皆坤,故曰“勿疑,朋盍簪”,此豫卦之大成,“利建侯行師”可也。

蔣介石原名瑞元,上學(xué)之后,起名志清。介石是一九一二年在日本辦《軍聲》雜志時(shí)他用過的筆名,當(dāng)時(shí)他已經(jīng)二十五歲,到一九一八年投奔孫中山之后,又起用“中正”之名,當(dāng)時(shí)已經(jīng)三十一歲?!敖槭背鲇凇吨芤住吩ヘ灾械牧侈o“介于石”,“中正”出于豫卦六二爻的《小象傳》。蔣氏給自己起《周易》內(nèi)容的名字時(shí),已具文才武略,若不是研讀《周易》之后對(duì)《周易》產(chǎn)生崇尚之心,斷不會(huì)這樣做??梢娺@名字就成了蔣介石對(duì)《周易》研讀和崇尚的有力見證。蔣氏在臨終前,曾深有體會(huì)地道出了他一生的處世哲學(xué):“是非審之于己,毀譽(yù)任之于人,得失取之于數(shù)。”可見蔣氏對(duì)《易經(jīng)》深信不疑。

(本文引自李守力著《周易詮釋》,最新修訂日期為2019年6月29日 ,為文化傳統(tǒng)平臺(tái)原創(chuàng)發(fā)布,本鏈接可用于個(gè)人學(xué)習(xí)分享,機(jī)構(gòu)轉(zhuǎn)載請(qǐng)聯(lián)系本平臺(tái)獲取授權(quán)。)

暑假7日洛陽“河洛文化+演易游學(xué)”公告

解悟經(jīng)典,修身治學(xué),內(nèi)化于心,外化于行

相關(guān)推薦

周易第十六卦詳解

周易第十六卦詳解第十六卦初六爻詳解第十六卦六二爻詳解第十六卦六三爻詳解第十六卦九四爻詳解第十六卦六五爻詳解第十六卦上六爻詳解六二爻辭《象辭》說:磨難不足一日即解除,卜問得吉兆,因?yàn)榱尘酉仑灾形唬袢说弥姓?。六二爻?dòng)變得周易第40卦

轉(zhuǎn)載隨筆 81 2024-07-06

輕松學(xué)《易經(jīng)》:豫卦第十六

輕松學(xué)《易經(jīng)》《周易詮釋》:豫卦第十六”豫卦與謙卦是相覆的關(guān)系,故謙卑而豫樂。豫卦是《周易》第16卦,是64卦的四分之一,故曰“日月不過,而四時(shí)不忒”。(詳見《周易密鑰》:從豫卦、震卦看地震與雷電的成因)“介石”出于《周易》豫卦中的六二爻辭

轉(zhuǎn)載隨筆 52 2024-07-04
微信二維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