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彖傳》,是釋大壯彖辭,欲君子以理維勢,而常保其壯也。大,指君子。壯,謂道大行。
孔子釋大壯彖辭曰:卦名大壯者,卦體四陽盛長,氣運方隆,君子則得時而行道焉,故大者壯也。然壯有盛勢,而所以致壯則以德。卦德乾剛震動,是君子本天德之剛以動,毅然明道誼,立名節(jié)。既不屈於欲,又不靡於氣。聲勢日昌,功業(yè)日盛,所以壯也,故名大壯。然又曰利貞者,何哉?蓋天下之道,陽正陰邪,陽大陰小,未有大而不正者也。君子既有其大,則所存者正,自不涉於偏私;所發(fā)者弘,莫不本乎義理。大者自正,不正不可言大也。如是而君子之正大,固秉於天地;天地之正大,實同於君子矣。天無所不覆,地?zé)o所不載。惟覆載無私,而見其正,乃能覆載廣被而成其大,故正大而天地之情可見也。
按:大者壯,以氣言;大者正,以理言。惟有此理以宰此氣,則無往而不得其正。君子本天德以為體,秉禮義以為用。則其氣自可以配道義,塞天地。我之正可通於天地之正,而我之大可通於天地之大矣。於以輔世長民,經(jīng)綸參贊,孰非此陽剛之德為之哉?
上一章節(jié)
《集說》趙輯聞-第34卦?大壯?彖傳詳解
下一章節(jié)
[清]傅恒-第34卦?大壯?彖傳詳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