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折中/案】
陰陽之義,以在人身者言之,則心之神明,陽也:五官百體,陰也。以人之倫類言之,則君也父也夫也,陽也:臣也子也妻也,陰也。心之神明,以身而運:君父之事,以臣子而行:夫之家,以婦而成。是皆天地之大義,豈可以相無也哉。然心曰大體,五官百骸,則曰小體。君父與夫,謂之三綱而尊:臣子與妻,主于順從而卑。自其大小尊卑之辨,而順逆於此分,善惡於此生,吉兇於此判矣。誠使在人身者,心官為主,而百體從令。在人倫者,君父與夫之道行,而臣子妻妾聽命焉。則陰乃與陽合德者,而何惡於陰哉。惟其耳目四肢,各逞其欲,而不奉夫天官:臣子妾婦,各行其私,而不稟於君父,則陰或至於干陽,而邪始足以害正。在一身則為理欲之交戰(zhàn),而善惡所自起也。在國家則為公私之迭乘,而治亂所由階也。故孔子《文言》以善惡之積,君父臣子之漸言之,意深切矣。然則所謂陽淑陰慝者,豈陰誠慝哉?順於陽則無慝矣。所謂扶陽抑陰者,豈陰必抑哉 !有以化之,斯不必抑之矣。此爻所謂履霜堅冰至,其大旨如此。推其源流,則堯舜禹危微之儆,《大學(xué)》、《中庸》謹(jǐn)獨之戒,與夫《春秋》名分之防,莫不相為表裏。六十四卦言陰陽之際,皆當(dāng)以是觀之也。
上一章節(jié)
[宋]王應(yīng)麟-第02卦?坤卦初六?爻辭詳解
下一章節(jié)
[春秋]子夏-第02卦?坤卦初六?爻辭詳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