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易上經(jīng)】第19卦-臨卦?地澤臨卦(兌下坤上)-[唐]李鼎祚撰《周易集解?卷五》

[唐]李鼎祚| 易經(jīng)注解| 2022-12-01 23:51:22| 0

第19卦-臨卦?地澤臨卦(兌下坤上)

臨:元、亨、利、貞。

虞翻曰:陽息至二,與遁旁通。剛浸而長,乾來交坤,動則成乾,故“元、亨、利、貞”。

至于八月有兇。

虞翻曰:與遁旁通,臨消于遁,六月卦也。于周為八月。遁弒君父,故“至于八月有兇”。荀公以兌為八月,兌于周為十月。言八月,失之甚矣。

鄭玄曰:臨,大也。陽氣自此浸而長大,陽浸長矣。而有四德,齊功于乾,盛之極也。人之情盛則奢淫,奢淫則將亡,故戒以兇。臨卦斗建丑而用事,殷之正月也。當文王之時,紂為無道,故于是卦為殷家著興衰之戒,以見周改殷正之數(shù)云。臨自周二月用事,訖其七月,至八月而遁卦受之,此終而復(fù)始,王命然矣。

《彖》曰:臨,剛浸而長。

虞翻曰:剛,謂二也。兌為水澤,自下浸上,故“浸而長”也。

說而順,剛中而應(yīng)。大亨以正,天之道也。

虞翻曰:說,兌。順,坤也。剛中,謂二也。四陰皆應(yīng)之,故曰“而應(yīng)”。大享以正,謂三動成乾。天得正為泰,天地交通。故“亨以正,天之道也”。

至于八月有兇,消不久也。

蜀才曰:此本坤卦。剛長而柔消,故“大亨利正”也。

案:臨十二月卦也。自建丑之月,至建申之月,凡歷八月,則成否也否則天地不交,萬物不通,是至于八月有兇,斯之謂也。

《象》曰:澤上有地,臨。

荀爽曰:澤卑地高,高下相臨之象也。

君子以教思無窮,容保民無疆。

虞翻曰:君子,謂二也。震為言,兌口講習。學以聚之,問以辯之。坤為思,剛浸長,故“以教思無窮”。容,寬也。二寬以居之,仁以行之;坤為容,為民,故“保民無疆”矣。

初九:咸臨,貞吉。

虞翻曰:咸,感也。得正應(yīng)四,故“貞吉”也。

《象》曰:咸臨貞吉,志行正也。

荀爽曰:陽始咸升,以剛臨柔。得其正位而居,是吉。故曰:“志行正”。

九二:咸臨,吉,無不利。

虞翻曰:得中多譽。兼有四陰。體復(fù)初。元吉。故“無不利”。

《象》曰:咸臨吉,無不利,未順命也。

荀爽曰:陽感至二,當升居五,群陰相承,故“無不利”也。陽當居五,陰當順從,今尚在二,故曰“未順命也”。

六三:甘臨,無攸利,既憂之,無咎。《象》曰:甘臨,位不當也。既憂之,咎不長也。

虞翻曰:兌為口,坤為土,土爰稼穡作甘。兌口銜坤,故曰“甘臨”。失位乘陽,故“無攸利”。言三失位無應(yīng),故“憂之”。動而成泰,故“咎不可長也”。

六四:至臨,無咎。

虞翻曰:至,下也。謂下至初,應(yīng)當位,有實,故“無咎”。

《象》曰:至臨無咎,位當也。

荀爽曰:四與二同功,欲升二至五,已得承順之,故曰“至臨”也。陽雖未乘,處位居正,故得“無咎”。是位當也。

六五:知臨,大君之宜,吉?!断蟆吩唬捍缶耍兄兄^也。

荀爽曰:五者,帝位。大君,謂二也。宜升上居五位,吉。故曰“知臨,大君之宜”也。二者處中,行升居五,五亦處中,故曰“行中之謂也”。

上六:敦臨,吉,無咎。

荀爽曰:上應(yīng)于三,欲因三升二,過應(yīng)于陽,敦厚之意,故曰:“敦臨吉無咎”。

《象》曰:敦臨之吉,志在內(nèi)也。

《九家易》曰:志在升二也。陰以陽為主。故志在內(nèi)也。

《序卦》曰:物大然后可觀也。故受之以觀。

崔覲曰:言德業(yè)大者,可以觀政于人,故受之以觀也。

×關(guān)閉
微信二維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