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宋]胡瑗口授《周易口義》全文在線閱讀及PDF下載

[北宋]胡瑗口授《周易口義》全文在線閱讀及PDF下載

分類:易經(jīng)注解 | 作者:[北宋]胡瑗 | 收藏:0 | 評論:0 | 人氣:0

點(diǎn)校底版:文淵閣四庫全書

書籍摘要:〖周易口義〗十二卷。北宋胡瑗(993—1059)口授,弟子倪天隱記述。瑗字翼之,學(xué)者稱安定先生,泰州海陵(今江蘇泰縣)人,受范仲淹推薦,由布衣官校書郎,歷官太常博士,為北宋著明教育...

x

感謝您的支持,我會繼續(xù)努力的!

打開支付寶掃一掃,即可進(jìn)行掃碼打賞哦,分享從這里開始,精彩與您同在
圖書目錄111

書刊介紹

[宋]胡瑗撰《周易口義》書籍介紹

〖周易口義〗十二卷。北宋胡瑗(993—1059)口授,弟子倪天隱記述。瑗字翼之,學(xué)者稱安定先生,泰州海陵(今江蘇泰縣)人,受范仲淹推薦,由布衣官校書郎,歷官太常博士,為北宋著明教育家,與孫宸、石介并倡“以仁義禮樂為學(xué)”,合稱“宋初三先生”;天隱號茅岡,浙江桐廬人,博學(xué)能文,嘉□中曾主講邑中書院?!首诨省酢⒅梁烷g,胡氏受命主講太學(xué),每日為千余士子講授《周易》,天隱遂記其師說,編成此書。胡氏講《義》,認(rèn)為變易之道,天人之理也。以天道而言,則陰陽變易而成萬物,寒暑變易而成四時(shí),日月變易而成晝夜;以人道而言,則得變易而成吉兇,情偽變易而成利害,君子小人變易而成治亂。其解唯取“易”的“變易”一義立說,重在闡明人生吉兇消長之理,進(jìn)退存亡之道,以教授人們修身養(yǎng)性治國的方法,所說不雜釋、道,僅在于倡明儒理。開宋代以來以義理說《易》的先河,尤為理學(xué)家所宗。邵伯溫《聞見前錄》記載程頤與謝□書,其言:讀易應(yīng)當(dāng)先讀王弼、胡瑗、王安石三家,足見其說深受世人所重,程頤作《易傳》,其說即多本于胡氏?!赌┦贰に囄闹尽份d胡氏著作有二:《易解》十卷及《周易口義》十卷,實(shí)為誤注—書為二,朱彝尊《經(jīng)義考》謂,胡氏講授之余,欲成著述而未果,后由其門人倪天隱記述而成,因非其師親手所著,故名之為“口義”,或稱《易解》,實(shí)際上并無二書。有《四庫全書》本及明、清兩代單刻本行世。

宋倪天隱據(jù)胡瑗講解記錄撰成,因而以“口義”命名,又稱《易解》。全書十二卷。選取《周易》“易”之“變易”一義立說,重在講述人生吉兇消長之理、進(jìn)退存亡之道,以教人修身治國之方。其卷首《發(fā)題》云:“蓋變易之道,天人之理也。其書以義理為宗,程頤《易傳》多引胡瑗之說,數(shù)次言及“予聞之胡先生曰”;朱熹《語類》稱:“胡安定(學(xué)者稱胡瑗為安定先生)《易》分曉正當(dāng)。”可見其書在宋代已為以義理說《易》之宗。

[宋]胡瑗撰《周易口義》作者簡介

胡瑗(993年—1059年),字翼之,泰州如皋(今江蘇如皋)人。 北宋時(shí)期學(xué)者,理學(xué)先驅(qū)、思想家和教育家。生于淮南東路泰州如皋縣寧海鄉(xiāng)胡家莊,后遷居如城嚴(yán)家灣。 [1]  因祖居陜西路安定堡,世稱安定先生。和孫復(fù)、石介并稱“宋初三先生”。提倡“以仁義禮樂為學(xué)”,講求“明體達(dá)用”,開宋代理學(xué)之先聲。先后主持蘇、湖兩州州學(xué),所創(chuàng)“經(jīng)義”、“治事”兩齋,為高等學(xué)校分系分科的開端。慶歷二年至嘉祐元年歷任太子中舍、光祿寺丞、天章閣侍講等。

嘉祐三年(1058)因病赴臨安其長子胡志康處頤養(yǎng),離京時(shí),送行者百里不絕。次年病故,謚文昭,葬于浙江烏程。如皋胡家莊有衣冠冢。著有《尚書全解》《春秋要義》《周易口義》《皇祐新樂圖記》等。

[宋]胡瑗撰《周易口義》四庫提要

【臣】等謹(jǐn)案:《周易口義》十二卷,宋倪天隱述其師胡瑗之說也。瑗字翼之,泰州如皋人。用范仲淹薦,由布衣拜校書郎,歷太學(xué)博士,致仕歸。事跡具宋史本傳。天隱始末未詳。葉祖洽作陳襄行狀,稱襄有二妹,一適進(jìn)士倪天隱,殆即其人。董(缺字)嚴(yán)陵集載其桐廬縣令題名碑記一篇,意其嘗官睦州也。其說易以義理為宗。邵伯溫聞見前録記程子與謝湜書,言讀易當(dāng)先觀王弼、胡瑗、王安石三家。三原劉紹攽周易詳說曰:朱子謂程子之學(xué)源於周子,然考之易傳,無一語及太極。於觀卦彖辭云:予聞之胡翼之先生,居上為天下之表儀。於大畜上九云:予聞之胡先生曰:天之衢,亨。誤加何字。於夬九三云:安定胡公移其文曰:牡于頄,有兇。獨(dú)行遇雨,若濡,有慍。君子夬夬,無咎。於漸上九云:安定胡公以陸為逵??家链曜V,稱皇祐中游太學(xué),海陵胡翼之先生方主敎導(dǎo),得先生所試,大驚,即延見,處以學(xué)職,意其時(shí)必從而受業(yè)焉。世知其從事濂溪,不知其講易多本於翼之也。其說為前人所未及,今核以《程傳》,良然。

《朱子語類》亦稱胡安定易分曉正當(dāng),則是書在宋時(shí)固以義理說易之宗也。宋志載瑗易解十卷,周易口義十卷。朱彝尊經(jīng)義考引李振裕之說云:瑗講授之餘,欲著述而未逮,其門人倪天隱述之,以非其師手著,故名曰口義。後世或稱口義,或稱易解,實(shí)無二書。其說雖古無明文,今考晁公武讀書志亦云:胡安定易傳,蓋門人倪天隱所纂,非其自著,故序首稱先生曰。其說與口義合,而列於易傳條下,亦不另出口義一條。然則易解、口義確為一書,宋志誤分為二明矣。

乾隆四十三年三月恭校上。

[宋]胡瑗撰《周易口義》點(diǎn)校說明

【初次點(diǎn)?!浚憾〔欢?/strong>

【再次點(diǎn)校】:暫無

【點(diǎn)校底本】:《欽定四庫全書》第08冊?經(jīng)部02?易類

相關(guān)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