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熊過撰《周易象旨決錄》全文在線閱讀

[明]熊過撰《周易象旨決錄》全文在線閱讀

分類:易經(jīng)注解 | 作者:創(chuàng)始人 | 收藏:0 | 評論:0 | 人氣:0

點校底版:文淵閣四庫全書

書籍摘要:[明]熊過撰《周易象旨決錄》介紹 〖周易象旨決錄〗七卷。明熊過撰。熊過字叔仁,號南沙(或南沙子),四川富順人。喜靖八年(1529)進士、累官禮部祠祭司郎中,坐事貶秩,復除名為民。與...

x

感謝您的支持,我會繼續(xù)努力的!

打開支付寶掃一掃,即可進行掃碼打賞哦,分享從這里開始,精彩與您同在
圖書目錄111

書刊介紹

[明]熊過撰《周易象旨決錄》介紹

〖周易象旨決錄〗七卷。明熊過撰。熊過字叔仁,號南沙(或南沙子),四川富順人。喜靖八年(1529)進士、累官禮部祠祭司郎中,坐事貶秩,復除名為民。與陳束、王慎中、唐順之、趙時春,任瀚、李開先、呂高并稱“喜靖八才子”。著有《春秋明志錄》、《南沙集》等?!睹魇贰肪矶侔耸摺蛾愂鴤鳌分懈叫苓^傳。史稱熊氏不僅以文章名世,而且擅于研思經(jīng)訓。據(jù)熊過自序,此書初名《易象旨》、后加“決錄”二宇為今名?!皼Q錄”有“定本”之意,意謂此書為《易》象的定本。象為《易》之本旨,漢《易》即以象為主。王粥以下變而談理,陳摶以下變而言數(shù),后人合并稱象數(shù)。明人《易》學,言數(shù)者入道家,言理者入釋氏。熊過初讀宋《易》,覺有不合,又讀漢《易》,知漢《易》以象為主。又讀閩人蔡清《易》學著作,認為蔡書惟開陳宗義,亦末言象,于是始稍有所記。喜靖二十年(1541),熊過被滴人滇,得晤楊慎,勸成此書。前有熊過《私識》,概略介紹此本內(nèi)容大旨。熊氏據(jù)舊說證今文,凡證字一百零一個,證音三十八個,證句二十六個,證脫字者七十九個,證衍文三十個,證當移置者三十二處,證舊以不誤為誤者三處,一一指明所據(jù)之本。此書引證謹嚴,皆據(jù)前聞,非由臆選。故《四庫全書總目》稱“雖未能全復漢學,而義必考古,實勝支離恍惚之談”,“在明人《易》說之中固卓然翹楚矣”。然所據(jù)之書,如郭京之偽托舊本、吳澄之妄改古經(jīng),未加考察,一概引以為據(jù)。又如《坤卦》小象,只知《魏志》作“初六,履霜”,不知《后漢書》實作“履霜,堅冰”等,亦間有小誤。有康熙中刊本、《四庫全書》本。

《周易象旨決錄》·七卷(浙江巡撫采進本)此書引證謹嚴,皆據(jù)前聞,非由臆選。故《四庫全書總目》稱“雖未能全復漢學,而義必考古,實勝支離恍惚之談”,“在明人《易》說之中固卓然翹楚矣”。

作者介紹

明熊過撰。熊過字叔仁,號南沙(或南沙子),四川富順人。喜靖八年(1529)進士、累官禮部祠祭司郎中,坐事貶秩,復除名為民。與陳束、王慎中、唐順之、趙時春,任瀚、李開先、呂高并稱“喜靖八才子”。著有《春秋明志錄》、《南沙集》等?!睹魇贰肪矶侔耸摺蛾愂鴤鳌分懈叫苓^傳。史稱熊氏不僅以文章名世,而且擅于研思經(jīng)訓。

書名由來

據(jù)熊過自序,此書初名《易象旨》、后加“決錄”二宇為今名?!皼Q錄”有“定本”之意,意謂此書為《易》象的定本。象為《易》之本旨,漢《易》即以象為主。王粥以下變而談理,陳摶以下變而言數(shù),后人合并稱象數(shù)。明人《易》學,言數(shù)者入道家,言理者入釋氏。熊過初讀宋《易》,覺有不合,又讀漢《易》,知漢《易》以象為主。又讀閩人蔡清《易》學著作,認為蔡書惟開陳宗義,亦末言象,于是始稍有所記。喜靖二十年(1541),熊過被滴人滇,得晤楊慎,勸成此書。前有熊過《私識》,概略介紹此本內(nèi)容大旨。熊氏據(jù)舊說證今文,凡證字一百零一個,證音三十八個,證句二十六個,證脫字者七十九個,證衍文三十個,證當移置者三十二處,證舊以不誤為誤者三處,一一指明所據(jù)之本。

[明]熊過撰《周易象旨決錄》點校信息

點校信息

【點校底本】:文淵閣《欽定四庫全書》

【資料錄入】:丁不二

【初次點?!浚憾〔欢?/strong>

【再次點?!浚簳簾o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