渙。亨,王假有廟,利涉大川,利貞。
萃“王假有廟”,渙然后聚道乃久,故“王假有廟”互見于此。凡言“有廟”者,聚道之極也。
彖曰:渙亨,剛來而不窮,柔得位乎外而上同?!巴跫儆袕R”,王乃在中也;“利涉大川”,乘木有功也。
象曰:風行水上,渙,先王以享于帝立廟。
財散則民聚,王乃在渙中之一也。
初六,用拯馬壯,吉。
象曰:初六之吉,順也。
處險之下,故必用拯,無應于上,順比九二之剛,拯而馬壯,其吉宜也。
九二,渙奔其杌,悔亡。
象曰:“渙奔其杌”,得愿也。
奮于險中,進而之前,則難解悔亡,故曰“奔其杌”,三四皆險,故曰“得愿”,若退累于初,則險不能出,其悔終存。
六三,渙其躬,無悔。
象曰:“渙其躬”,志在外也。
援上而進,惟求自脫于險,無悔而已,非能及物者也。
六四,渙其群,元吉。渙有丘,匪夷所思。
象曰:“渙其群元吉”,光大也。
己處險外,無私其應,常以拯眾為心,則其志光大獲吉;若志在所歸之地,近累于五,則非能平均其慮者也。
九五,渙汗其大號,渙王居,無咎。
象曰:“王居無咎”,正位也。
為渙之主,使物偏被其澤,正位凝命,可以免咎,不私于應,故能均布其大號也。渙然廓大,以王道自居乃無咎。
上九,渙其血,去逖出,無咎。
象曰:“渙其血”,遠害也。
乘剛在上,若系于三,害不可免,能絕棄陰類,遠去其難,則可免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