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毛奇齡介紹

(清)毛奇齡介紹

代表作品:

書籍摘要:毛奇齡(1623年-1716年),原名甡,又名初晴,字大可,又字于一、齊于,號秋晴,又號初晴、晚晴等,浙江紹興府蕭山縣(今杭州市蕭山區(qū))人。以郡望西河,學者稱“西河先生”。清初經(jīng)學...

人物介紹

毛奇齡(1623年-1716年),原名甡,又名初晴,字大可,又字于一、齊于,號秋晴,又號初晴、晚晴等,浙江紹興府蕭山縣(今杭州市蕭山區(qū))人。以郡望西河,學者稱“西河先生”。清初經(jīng)學家、文學家。

明末諸生,清初參與抗清軍事,流亡多年始出??滴鯐r薦舉博學鴻詞科,授檢討,充明史館纂修官。尋假歸不復(fù)出。治經(jīng)史及音韻學,著述極富。所著《西河合集》分經(jīng)集、史集、文集、雜著,共四百余卷。

毛奇齡與兄毛萬齡并稱為“江東二毛”;與毛先舒、毛際可齊名,時稱“浙中三毛,文中三豪”?!皳P州八怪”中的金農(nóng)及陳撰均為其徒弟。

(清)毛奇齡介紹

(清)毛奇齡介紹

人物生平

毛奇齡四歲識字,由其母口授《大學》,即能瑯瑯成誦。少時聰穎過人,以詩名揚鄉(xiāng)里,十三歲應(yīng)童子試,名列第一,被視為“神童”。當時主考官陳子龍見他年幼,玩笑說:“黃毛未退,亦來應(yīng)試?”毛奇齡答道:“鵠飛有待,此振先聲?!北娙私泽@。

明亡,哭于學宮三日。后曾參與南明魯王軍事,魯王敗后,化名王彥,亡命江湖十余年。明亡,清兵南下,他與沈禹錫、蔡仲光、包秉德避兵于縣之南鄉(xiāng)深山,筑土室讀書。毛奇齡生性倔強而恃才傲物,曾謂:“元明以來無學人,學人之絕于斯三百年矣?!痹u判言詞過激,得罪人多,因此仇家羅織罪名,遭幾度誣陷。后輾轉(zhuǎn)江淮,遍歷河南、湖北、江西等地。賴友人集資向國子監(jiān)捐得廩監(jiān)生??滴跏四辏?679年)舉博學鴻儒科,授翰林院檢討、國史館纂修等職,參與纂修《明史》。其間以《古今通韻》1卷進呈,得到贊賞,詔付史館??滴醵哪辏?685年)任會試同考官。康熙二十六年(1687年)因兩膝腫脹,關(guān)節(jié)僵硬,辭職歸隱,居杭州竹竿巷兄長萬齡家,專心著述。曾結(jié)識湯斌,與閻若璩等多有辨難。從學者甚多,著名的有李塨、邵廷采等。

毛奇齡70歲時,自撰墓志銘,提出死后“不冠、不履,不易衣服,不接受吊客”??滴跷迨迥辏?716年)在家病逝,葬于蕭山北干后浦灘。

主要著作

毛奇齡的學識淵博,能治經(jīng)、史和音韻學,亦工詞,擅長駢文、散文、詩詞,都自成家數(shù)。精通音律,并從事詩詞的理論批評。他在書法藝術(shù)上也功力深厚,有自己的藝術(shù)風格,在清代初年很受推崇。毛奇齡的書法,骨力駿健、筆勢挺拔,儒雅清奇、個性強烈,是文人書法中很有代表性的一位。毛奇齡博覽群書,經(jīng)學詞章,各擅勝場。遇有異說,必“搜討源頭”、“字字質(zhì)正”,好持自己獨特見解。其所撰《四書改錯》是針對朱熹《四書集注》之抨擊。毛奇齡一生以辯定諸經(jīng)為己任,力主治經(jīng)以原文為主,不摻雜別家述說。他在少林寺寫的《大學知本圖說》,為其得意之作。以及其他眾多著作,均闡明他的治經(jīng)思想。除潛心經(jīng)學外,對地方志也有研究,著有《湘湖水利志》3卷、《蕭山縣志刊誤》3卷等。此外,毛對文學、音樂頗有造詣,好詩詞歌賦,著有《西河詩話》、《西河詞話》多卷;又曾教授樂律,著有《竟山樂錄》4卷、《樂本解說》2卷等。近人邵瑞彭評其詞“雅近齊、梁以后樂府,風格在晚唐之上”。

毛奇齡以經(jīng)學傲睨一世,挾博縱辯,務(wù)欲勝人,抨擊朱熹《四書集注》,撰《四書改錯》,阮元嘗推他對乾嘉學術(shù)有開山之功。他亦好為詩。初受知于陳子龍;反復(fù)變化,由三唐而上窺齊梁。其論詩,主張以“涵蘊”、不著□際“見難”,以“能盡其才”為妙;大抵尊唐抑宋,甚至痛詆蘇軾。所作亦頗博麗窈渺,聲名甚著。曾有琉球使者過杭州拜訪他,并覓買其詩集。但毛奇齡自謂其詩“酬應(yīng)者十九,宴游者十一,登臨感寄無聞焉”,張維屏也說:“名家古詩多存壽詩者,殆無過毛西河?!保ā秶娙苏髀浴罚┛梢娖鋬?nèi)容比較狹窄和貧乏。他還寫了一部《仲氏易》,把宋人講的《易經(jīng)》推倒了。毛奇齡認為周敦頤的《太極圖》是來自道佛的文獻。

博覽群籍,蓄書甚富,藏宋元版古籍幾十種,每日歸來摩挲不忍釋手。建藏書樓為“冰香樓”、“友漢居”等。其夫人悍強,夫人有病,而他仍然藏書、??辈惠z。一天,趁他外出之時,夫人說他整天搬弄花花綠綠古書,而不助于米鹽生計,一氣之下,竟將西河所藏古書付之一炬。藏書印有“西河毛氏藏書之印”、“史官”、“太史氏”、“大可氏”、“文學侍從之臣”、“友漢居藏”、“冰香樓”、“毛甡之印”、“西河季子之印”、“東吳毛子圖書”、“簡香圖書”等。工詩文,善書法。著有《毛詩續(xù)傳》《古今通韻》《春秋毛氏傳》《經(jīng)集》《竟山樂錄》《西河詩話》《詞話》《四書改錯》《河圖洛書原舛編》《太極圖說遺議》等數(shù)十種,詩賦雜著230余卷,后人編為《西河合集》?!端膸烊珪肥沼衅渲?0余種,是《四庫全書》收錄個人著述最多的人。 [3]

毛奇齡著述甚富,僅《四庫全書》收錄他的著錄者就有52種。他的遺著由學生編為《西河全集》,共493卷,系諸子及門人所著的文章編輯成集,分為《經(jīng)集》和《文集》二部。其當歸于集部者,文119卷,詩50卷,詞7卷。另有《詩話》8卷,《詞話》2卷。

人物評價

梁啟超《梁啟超全集》第3卷:“其純?nèi)粸閷W界蟊賊,煽三百年來惡風,而流毒及于今日者,莫如徐乾學、湯斌、李光地、毛奇齡?!瓬?、李光地,皆以大儒聞于清初,而斌以計斬明舊將李玉廷,光地賣其友陳夢雷,而主謀滅耿、鄭,皆坐是貴顯。然斌之欺君,圣祖察之,光地之忘親貪位,彭鵬閩人,給事中,與光地同鄉(xiāng)。劾之,即微論大節(jié),其私德已不足表率流俗矣。而皆竊附程朱、陸王,以一代儒宗相扇耀,天下莫或非之。質(zhì)而言之,彼二氏者,學術(shù)之醇,不及許衡,而隳棄名節(jié)與之相類;階進之正,不及公孫弘,而作偽日拙與之相類。程朱、陸王之學統(tǒng),不幸而見纂于豎子,自茲以往,而宋明理學之末日至矣。” [4] ?(梁啟超.《梁啟超全集》第3卷 新民說:北京出版社,1999年:第611頁)

人物成就

詩詞

清初詩界名家中,毛奇齡正是在詩歌創(chuàng)作中有所追求、有所創(chuàng)新的諸多大家之一。著名詞學專家、已故龍榆生教授在其編選的《近三百年名家詞選》中評日:“奇齡小令學《花間》,兼有南朝樂府風味,在清初諸作者,又為生面獨開也?!蓖砬逶~人陳廷焯(字亦峰)對己作自視過高,愛以個人偏見譏評前輩詞家的詞沒他寫的好,說毛奇齡詞“造境未深,運思多巧?!爆F(xiàn)代作家、著名教授施蟄存不以為然,在他選定的《花間新集》中選人毛奇齡詞12首,他說:“右毛檢討詞十二闋,可與李波斯比美。而取境之高,直是南朝清商曲辭。陳亦峰乃譏其‘造境未深,運思多巧’,殆不知詞之本源者?!笔├显诩械年愅㈧淘~后則評之日“白雨齋(按:廷焯之號)論詞主沉郁,謂‘沉則不浮,郁則不薄’,論小令主唐五代,謂‘晏歐已落下乘’。持論甚高。其自作詞,亦刻意揣摩溫、韋,用功于文字聲色之間,但得貌似耳。”的確,對毛奇齡詞(特別是小令),采取武斷否定,只能說明否定者本人“殆不知詞之本源者”;對清初生面獨開、自成一格的毛奇齡詞,簡單地斥之為“造境未深”,不僅不公允,而且不符事實??傊?,毛奇齡在詩文詞曲方面的成就是客觀的歷史存在?!?四庫全書>總目提要》說“奇齡善詩歌樂府填詞,所為大率托之美人香草,纏綿綺麗,按節(jié)而歌,使人凄愴,又能吹簫度曲?!彼摹段骱釉~話》,對詞曲的發(fā)展演變“縷陳始末,亦極賅悉”(《總目》卷一九九,《詞話》條)。決不能因為他沒有“大江東去”式豪放詞賦而對其妄加菲薄。毛奇齡和清初的錢謙益、王士楨、吳偉業(yè)、朱彝尊、陳維崧等等大家一樣,在詩文詞曲上的成就是不容抹殺的。

毛奇齡的詩作,體式多樣,不乏佳作。如五絕《覽鏡詞》:“漸覺鉛華盡,誰憐憔悴新。與余同下淚,只有鏡中人?!绷攘?0字,托出了詠嘆年華易逝和自己早年坎坷中的落寞心情。清代著名詩人沈德潛評點此詩謂:“其實無一同心人也,然道來曲而有味?!庇秩缙呓^《除夕作》:“旅館椒花紅欲燃,椒盤愁向客中傳。 如何才聽金雞唱,便喚今宵是客年?!鄙蛴衷u述“人人能道者,卻未有人道及,新故之感,凡事類然,不獨除夕也。”再如七絕《秦淮老人》:“秦淮高閣擬臨春,中有仙翁鬢似銀。話到陪京行樂處,尚疑身是太平人?!鄙蛟u述甚高:“明處離亂之后,偏云尚疑身際太平,詞彌曲意彌悲矣!”的確,毛奇齡詩的一個共同特點,是他擅長在尋常的景物情事上力創(chuàng)新境,別出新意。如七律《少年》《朔方》《錢唐逢故人》《送人之耒陽》等等,都無不“自我胸中出”,“妙語出平淡”。毛奇齡有不少七言古詩,寫得非常凝煉,栩栩如生,堪稱清代敘事詩中的上乘之作。像收錄在《清詩別裁集》里的《楊將軍美人試馬請歌》、《錢編修所藏司馬相如玉印歌》、《詔觀西洋國所進獅子……》諸篇,入神之筆屢見,其中尤以《打虎兒行》為最佳。沈德潛在《清詩別裁集·卷十一》中選毛奇齡詩16首,高度評價毛之詩“學唐而自出新意”,并把此詩列在卷首,評之日:“正說小兒之忘身救父,易乎平直,得‘假虎隱幔恐小兒’一襯,則小兒之至性愈出,見此時小兒知有父不知有虎也。”并說此詩是毛奇齡的“拔萃之作”。在毛奇齡所作眾多詩篇中,詩中點明有關(guān)吟詠故鄉(xiāng)景物情事的不下20首,這些篇什,“情之所發(fā),根于至性”,詩韻優(yōu)雅,讀之瑯瑯上口,其中五絕如《苧蘿村(二首)》,五律如《山行過美施閘(二首)》,七絕如《湘湖采莼歌(二首)》,七律如《江令宅》《重陽日同姚監(jiān)郡張廣文徐征君城山晚眺》等,不僅有相當?shù)奈膶W價值,而且有很高的地方文獻價值。

書法

毛奇齡的書法處處都能使人體味到一種純情,一種超逸的格調(diào),通篇洋溢著詩的純情,純得醇厚高古,出塵超邁,具有飽學之士的風雅。純中孕有無限的意趣與生機,雅拙中藏有萬般輕靈,純而不弱,其行筆結(jié)體有魏碑的支撐,有錚錚鐵骨之感,拙中富巧,巧中含拙。毛奇齡以行書筆意入魏楷,任筆結(jié)體,絲毫沒有夾生感、造作感、局促感,也著實難能可貴。其楷中的行意,點畫瀟灑,自然而然,順理成章,水到渠成,流暢有序,沒有無病呻吟的媚態(tài),沒有故作多情。在用筆上不浮不躁,不激不厲,舒展自如,一筆一畫急緩徐馳,節(jié)奏鏗鏘,依法而又不為法度所拘束。全幅格局疏朗宕潤,氣度軒昂,情調(diào)統(tǒng)一而和諧,意態(tài)緊密相聯(lián),沒有經(jīng)營的辛苦,而更多是自作詩的純情,學富五車者的恬淡,一切也都不遮不掩,情真而率直。猶如古詩歌中的那種只可意會不能言傳的空靈淡遠的意境之美,欲辨已忘言,可謂入神入理。但看似尋常最奇崛,成如容易卻艱辛,看似漫不經(jīng)意,但不激不厲而風規(guī)自遠,實為千耕萬耘,千錘萬煉后成果而決非一朝一夕之事。

毛奇齡有五言詩吟道:“四海既統(tǒng)一,六國威歸秦。不虞漢代儒,猶自著美新。草澤甫竊發(fā),郡國先埃塵。三川即淪亡,軹道氣不伸,人生有義分,各自為君臣。季布思項羽,五燭一齊涽,烏鵲自有侶,毛(*)亦有倫。不觀山谷間,尚有秦遺民。”其書輕松自如,其詩朗朗上口,如春風拂衣,似疏林搖曳,那里有林塘曲園的幽雅,有清流泛舟、花開見佛的虛靈,有先秦遣民的風范。這是毛奇齡這位書法家、詩人的詩書化一,韻余筆外的超逸的藝術(shù)天才,在這幅作品中得到了充分的表現(xiàn)。究其形跡,筆致凝練而秀逸,結(jié)字大小一任自然,意態(tài)松秀而天真,翩翩欲傾;章法最有意趣,風致散灑疏宕,其瀟灑而漫不經(jīng)意的韻度恰似瑤島散仙,而通幅又意連勢重,渾然為一體,如此這般意韻高超而又能超乎于形跡之外的書法作品,在當時確實是不多見的。也正如前賢所說:書者,抒也。當今書壇又有眾多的“著名書家”無物可抒,無言可抒,只爭抄錄唐詩宋詞。書法美的本質(zhì)在于書者將心靈以點線的形式外化,借文字為載體(最好是自己的詩文),去表現(xiàn)自己的性情。所賞這幅作品,感到毛奇齡的心境是那么的恬淡和清靜,一枝毛筆信手拈來,筆尖觸紙即收,點到為止,所以點畫的方圓,粗細,輕重長短,隨意而安。如仰碧空纖云輕繚,清虛浩杳,確乎筆未到而意到,筆雖短而意長,筆雖短而神遠。雖然從清勁灑脫的筆畫中不難看到深厚的碑帖功底,但是產(chǎn)生強大誘惑力的還是那筆勢中飄飄的一種仙氣,字態(tài)如白云初晴、幽鳥相逐般的典雅和晴雪滿竹、泉流石上般的清奇,其意境甚為清淡空靈,觀之甚感靜寂、疏遠。字里行間如遙望緩步徐行的長老項背,一副超然物外的風采;亦仿佛精鋼百煉,去盡渣滓,進入了至高境界。正謂前賢所指:“百煉鋼化為繞指柔,柔非弱,剛極乃柔?!庇么苏Z來說毛奇齡的書法,當受之無愧。

詩詞選摘

【覽鏡詞】

漸覺鉛華盡,誰憐憔悴新。

與余同下淚,只有鏡中人。

【過采石有懷李白】

李白揚帆出,曾披宮錦袍。

我來尋舊跡,空見水滔滔。

墜石分風急,清江蹙浪高。

綠蘿寒月下,一詠醉睷睻 。

【贈柳生】

流落人間柳敬亭,消除豪氣鬢星星。

江南前朝多少事,說與人間不忍聽。

【除夕作】

旅館椒花紅欲燃,椒盤愁向客中傳。

如何才聽金雞唱,便喚今宵是客年。

【秦淮老人】

秦淮高閣擬臨春,中有仙翁鬢似銀。

話到陪京行樂處,尚疑身是太平人。

【長相思】

長相思,在春晚。朝日瞳瞳熨花暖。黃鳥飛,綠波滿。

雀粟銜素珰,蛛絲斷金剪。欲著別時衣,開箱自展轉(zhuǎn)。

【江城子二首】

日出江城雞子黃。照紅妝。動江光。采蓮江畔,錦纜藕絲長。欲問小姑愁隔浦,長獨處,久無耶。

赭門東上海潮青。古西陵。雨冥冥。越王宮女,著屐在樟亭。亭下教兵遺竹矢,秋日晚,墮鴉翎。

【潁州道中謝野人獻菊】

晨發(fā)潁州路,朝光啟城闉。修涂接林端,遙見菊蕊新。微霜逗寒馥,宿露滋清神。駐馬一回眄,駕言逾前津。野人折相贈,頓使幽意親。菉苞含紫貝,琢玉規(guī)芳鱗。佳色滿轡繘,流芬襲衣巾。故園有遺侶,高興發(fā)上辰。東籬坐相待,西苑歸何因。餐英解頷顑,釀酒酬苦辛。眷言謝修涂,雅意長相伸。

相關(guān)推薦

微信二維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