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宋]蘇軾-第06卦?訟卦上九?爻辭詳解 上九之配也。二與四嘗有之矣,不克訟而歸於上九。上九之得之也,譬之鞶帶,奪諸其人之身而已,服之於人情有赧焉,故終朝三褫之。既服之矣,則又褫之,愧而不安之甚也。二與四,訟不勝者也,然且終無眚與吉也。上九,訟而勝者也,然且有三褫之辱,何也?曰:此止訟之道也。夫使勝者自多其勝以夸其能,不勝者自恥其不勝以遂其惡,則訟之禍,吾不知其所止矣。... —— [北宋]蘇軾撰 《東坡易傳》 訟卦
[南宋]朱熹-第06卦?訟卦上九?爻辭詳解 褫,敕紙反。鞶帶,命服之飾。褫,奪也。以剛居訟極,終訟而能勝之,故有錫命受服之象。然以訟得之,豈能安久,故又有「終朝三褫」之象。其占為終訟無理,而或取勝,然其所得,終必失之。聖人為戒之意深矣。 —— [南宋]朱熹撰 《周易本義》 訟卦
[宋]丘富國-第06卦?訟卦上九?爻辭詳解 【總論】:丘氏富國曰:九五居尊,為聽訟之主,故「訟,元吉」。餘五爻則皆訟者也。然天下惟剛者訟,柔者不訟。初與三柔也,故初不永所事而終吉,三食舊德而終吉。二四上剛也,二與五對,揆勢不敵而不訟。四與初對,顧理不可而不訟,亦以其居柔,故二無眚而四安貞也。獨上九處卦之窮,下與三對,柔不能抗,故有錫鞶帶之辭焉。然一日三褫,辱亦甚矣,訟之勝... —— [清]李光地等撰 《御纂周易折中》 訟卦
[北宋]程頤-第06卦?訟卦上九?爻辭詳解 九以陽居上,剛健之極,又處訟之終,極其訟者也。人之肆其剛強(qiáng),窮極於訟,取禍喪身,固其理也。設(shè)或使之善訟能勝,窮極不已,至於受服命之賞,是亦與人仇爭所獲,其能安保之乎?故終一朝而三見褫奪也。 —— [北宋]程頤撰 《程氏易傳》 訟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