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吳澄-第45卦?萃卦六三?爻辭詳解 吳氏澄曰:與二陰萃於下,而上無應(yīng),故嗟嘆不得志。雖無應(yīng)而比近九四之陽,茍能往而上求九四,則可無咎。 —— [清]李光地等撰 《御纂周易折中》 萃卦
[清]李光地-第45卦?萃卦六三?爻辭詳解 案:以《象傳》觀之,吳氏俞氏之說是也。易例三四隔體,無相從之義,然亦有以時義而相從者,隨三之係丈夫,及此爻是也。其不正而亦以時義相從者,豫三咸三是也。皆因九四有主卦之義者故然。 —— [清]李光地等撰 《御纂周易折中》 萃卦
[明]來知德-第45卦?萃卦六三?爻辭詳解 此爻變艮成咸,咸三爻亦往吝,但咸以君子而隨小人,可羞之事。此則以小人而聚小人,所以僅小吝也。大象坎為加憂,兌為口,嗟嘆之象也。六三陰柔,不中不正。當(dāng)萃之時,欲萃者,其本志也,欲有萃如之象。但上無應(yīng)與,不得相聚,故有嗟如無攸利之象。然三之于上,雖彼此陰爻,無相偶之情,能往而從之,我性順而彼性悅,心能相聚,可以無咎,但不能萃剛明之人... —— [明]來知德撰 《周易集注》 萃卦
[清]陳夢雷-第45卦?萃卦六三?爻辭詳解 六三陰柔,不中不正。欲萃于四而非應(yīng),有萃如嗟如之象。如是則無所利。往從于上,我順彼說,可以無咎矣。然上陰無位,所應(yīng)非正,故又小吝。與初之往無咎者不同也。 —— [清]陳夢雷撰 《周易淺述》 萃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