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王安石-第43卦?夬卦九三?爻辭詳解 王氏安石曰:九三乾體之上,剛亢外見,壯于頄者也。夬夬者,必乎夬之辭也,應乎上六,疑於污也,故曰若濡。君子之所為,眾人固不識,若濡則有慍之者矣。和而不同,有夬夬之志焉,何咎之有。 —— [清]李光地等撰 《御纂周易折中》 夬卦
[宋]郭雍-第43卦?夬卦九三?爻辭詳解 郭氏雍曰:夬與大壯內(nèi)卦三爻相類,故初九九三言壯。壯者小人用剛之事,非大者之壯也。二卦九三皆具君子小人二義,故大壯曰「小人用壯,君子用罔」。而此曰「壯于頄有兇,君子夬夬」是也。以小人用壯言之,則知壯于頄者,小人之事也,是以兇也。唯君子明夬夬之義,則終無咎矣。 —— [清]李光地等撰 《御纂周易折中》 夬卦
[南宋]朱熹-第43卦?夬卦九三?爻辭詳解 《語類》云:君子之去小人,不必悻悻然見於面目。至於遇雨而為所濡濕,雖為眾陽所慍,然志在決陰,故得無咎也。蓋九三雖與上六為應,而以剛居剛,有能決之象。故壯于頄則有兇,而和柔以去之乃無咎?!究坑摇浚ㄇ澹├罟獾氐茸吨芤渍壑小肪砹鶋浴侗玖x》:頄,求龜反。頄,顴也。九三,當決之時,以剛而過乎中,是欲決小人,而剛壯見于面目也,如是... —— [南宋]朱熹撰 《周易本義》 夬卦
[明]蔡清-第43卦?夬卦九三?爻辭詳解 蔡氏清曰:大意謂君子之去小人,顧其本心何如耳。本心果是要決小人,則雖暫與之合,而為善類之慍,終必能決之而無咎。不愈於壯于頄而有兇乎,此所以貴於決而和也。 —— [清]李光地等撰 《御纂周易折中》 夬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