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類:易經(jīng)注解 | 作者:創(chuàng)始人 | 收藏:0 | 評論:0 | 人氣:0
點校底版:文淵閣四庫全書
書籍摘要:《周易像象述》書籍介紹 〖周易像象述〗五卷。明吳桂森撰。吳桂森字叔美,江蘇無錫人。曾隨顧憲成、高攀龍講學于東林書院。又于萬歷三十八年(1610)從師錢一本學《易》,盡讀錢氏所著各書...
感謝您的支持,我會繼續(xù)努力的!
〖周易像象述〗五卷。明吳桂森撰。吳桂森字叔美,江蘇無錫人。曾隨顧憲成、高攀龍講學于東林書院。又于萬歷三十八年(1610)從師錢一本學《易》,盡讀錢氏所著各書,日夕面授覺先生之言有“不盡于書”者,意有“不盡于言”者,施加留意,自己亦間有所述、以呈錢氏面訂,未及半而錢氏卒。此書實就錢氏之說而加以記述,推闡,名為《像象述》,即述錢氏《像象管見》諸書之意,以明其師承,不掠人之美。此書經(jīng)文用注疏本,而刪其卦首六畫。卷首列《像象金針》一篇,標舉大旨,謂讀《易》之法,先看陰陽,陰陽分明,再看八卦,八卦性情得,再看六十四象,六十四象卦名識,再看《彖辭》,《彖辭》明再看三百八十四爻義,爻義得然后再看小象,從源察流,始知條理。書中所注,皆一字一句尋究義理,頗有新義。故清修《四庫全書》,收明人《易》學著作不多,此書為其一。《四庫全書總目》據(jù)吳氏天啟五年(1625)自序定此書成于是年,又以所據(jù)底本有高攀龍、錢一本朱批,推斷此書草創(chuàng)于吳氏從師錢氏之后,頗見涯略。據(jù)吳氏自序,吳氏于萬歷四十五年(1617)負笈龜山,得睹錢氏《像象續(xù)鈔》,始間有所述,以呈先生面訂之,又八易寒暑而書成,則正是天啟五年。有《四庫全書》本。
周易像象述十卷,明吳桂森撰。桂森字叔美,無錫人,嘗從顧憲成、高攀龍講學東林,又從武進錢一本學易。一本嘗著像象管見諸書,桂森本其意而推闡之,以成是書,名曰像象述,明師承也。經(jīng)文用注疏之本,惟刪其卦首六畫,卷首列像象金鍼一篇,標舉大旨,卷中所注,皆一字一句,究尋義理,頗有新意可參。據(jù)桂森自序,是書成於天啓乙丑,其原本上方有朱字評語,稱景逸高先生批者為攀龍,不署名者皆出一本??寂数堉洌谔靻櫛?,當猶及見。一本在萬歷中為御史,建言黜死,天啓辛酉已贈太僕寺少卿,不應及見。蓋桂森以萬歷丁巳從一本於龜山,已草創(chuàng)此書,隨時商定,自序所謂間有所述,以呈先生,先生為面訂之,惜未半而先生曳杖者是也。然則桂森是書,具有淵源,非師心自用者矣。
乾隆四十三年九月恭校上。
總纂官
【臣】紀昀
【臣】陸錫熊
【臣】孫士毅
總校官
【臣】陸費墀
吳桂森(1565-1632),明經(jīng)學家。字叔美,號覲華,無錫人。萬歷四十四年貢生,與顧憲成、高攀龍講學東林書院,及高攀龍入京,繼承集會主講。崇禎初,東林書院修復,日講易其中。自號東林素衣。著有《周易象述》、《書經(jīng)說》、《息齋筆記》等。
【初次點?!浚憾〔欢?/p>
【再次點校】:暫無
【點校底本】:欽定四庫全書(文淵閣)第34冊?經(jīng)部28?易類
《周易本義通釋》為對易經(jīng)的注釋書。元胡炳文撰。12卷,書前有延祐丙辰(1316)自序。此書據(jù)朱熹《周易本義》,折衷是正,并采諸家《易》解,互相發(fā)明,初名《精義》...
《周易本義集成》元熊良輔撰。12卷。良輔字任重,號梅邊。南昌人,生平不詳。此書主要輔翼朱熹《周易本義》,但也有不少地方與朱意不同。收入《通志堂經(jīng)解》、《四庫全書...
周易參義十二卷。元梁寅撰。寅字孟敬,新喻(今屬江西)人。元末明初經(jīng)學家。世業(yè)農(nóng),家貧。寅自力于學,淹貫百家。元末召集慶路儒學訓導,以親老辭。明初征召天下名儒修述...
陳法撰《易箋》書籍介紹 《易箋》·八卷(山東巡撫采進本) 國朝陳法撰。法字定齋,貴州安平人??滴豕锼冗M士。官至直隸大名道。其書大旨以為《易》專言人事,故彖爻之辭...
《仲氏易》書籍介紹 國朝毛奇齡撰。奇齡一名甡,字大可,號秋晴,一曰初晴。又以郡望稱西河,蕭山人??滴跫何匆詮[監(jiān)生召試博學鴻詞,授檢討。初,奇齡之兄錫齡邃於《易》...
《讀易述》(又名《洗心齋讀易述》)十七卷。明潘士藻著。潘士藻(1537—1600)字去華,號雪松,江西婺源人。萬歷十一年(1583)進士,歷官御史,謫廣東布政司...
[清]張次仲撰《周易玩辭困學記》書籍介紹 〖周易玩辭困學記〗十五卷。明張次仲(1589—?)撰。次仲字元□,號侍軒,一號鈍庵,浙江海寧人。天啟元年(1621)舉...
點校信息 【初次點?!浚憾〔欢?【再次點?!浚簳簾o 【點校底本】:欽定四庫全書(文淵閣)第31冊?經(jīng)部25?易類 [明]陳士元撰《易象鉤解》介紹 〖易象鉤解〗四...
說明 大體來說,漢代易學是以象數(shù)易為主流,這種風氣到了魏晉時代有了很大的轉變,其中最具代表的,當以當時的青年才俊王弼為代表。王弼雖然只有短短24歲的生命,但他的...
[北宋]司馬光撰《溫公易說》書籍介紹 《溫公易說》共六卷。司馬光(1019~1086)撰。司馬光,字君實,號迂叟,世稱涑水先生,北宋陜州夏縣(今山西夏縣)人。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