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易下經(jīng)】第37卦-家人?風(fēng)火家人(離下巽上)-[元]熊良輔撰《周易本義集成?卷二》

[元]熊良輔| 易經(jīng)注解| 2022-12-01 23:51:22| 0

第37卦-家人?風(fēng)火家人(離下巽上)

【周易下經(jīng)】第37卦-家人?風(fēng)火家人(離下巽上)-(元)熊良輔撰《周易本義集成?卷二》

家人,利女貞。

家人者,一家之人。卦之九五、六二,內(nèi)外各得其正,故為家人。利女貞者,欲先正乎內(nèi)也,內(nèi)正則外無不正矣。

集疏:

○程子曰:家人之道,利在女貞,女貞則家道正矣。夫夫婦婦而家道正,獨云利女貞者,夫正者身正也,女正者家正也,女正則男正可知矣。

○易氏曰:巽以長女居上,離以中女居下,而二、四皆以隂柔得正,故卦辭惟利女貞三字而已。

○新安胡氏曰:二、四皆女之正者,然爻惟六二稱貞吉,則知六二為尤重。

○愚案:家人者,治家人之道也。傳言欲治其國者,先齊其家,故齊家自夫婦始。舜觀厥刑于二女,文主刑于寡妻,至于兄弟。利女貞者,言家道之本也。

初九,閑有家,悔亡。

初九以剛陽處有家之始,能防閑之,其悔亡矣。戒占者當(dāng)如是也。

集疏:

○程子曰:初,家道之始也。有家之始,若不閑之以法度,則人情流放,必至於有悔。失長幼之序,亂男女之別,傷恩義,害倫理,無所不至。能以法度閑之於始,則無是矣,故悔可亡。

○易氏曰:家人之道,羣居類聚,能無悔乎?所以正家必謹(jǐn)乎始。諺云:教子嬰孩,教婦初來。於其始而以禮法防閑之,是以悔亡。

六二,無攸遂,在中饋,貞吉。

六二柔順中正,女之正位乎內(nèi)者也,故其象占如此。

集疏:

○郭氏曰:彖傳言夫夫婦婦,六二所謂婦婦者也。婦人從夫無遂事,婦之道也。居中主饋,婦之職也。詩所謂無非無儀,惟酒食是議者也。

○易氏曰:六二柔順得位,與外九五相應(yīng),女正位乎內(nèi)者也。此爻正所以發(fā)明利女貞之義。無攸遂者,春秋傳曰:大夫無遂事,有君在上,不敢專也,況於女子乎?中饋者,烝嘗甘旨之奉,此外一毫不敢有所專,所以貞吉。

九三,家人嗃嗃,悔厲,吉。婦子嘻嘻,終吝。

以剛居剛而不中,過乎剛者也,故有嗃嗃嚴(yán)厲之象。如是,則雖有悔厲而吉也。嘻嘻者,嗃嗃之反,吝之道也。占者各以其德為應(yīng),故兩言之。

集疏:

○程子曰:九三在內(nèi)卦之上,主治乎內(nèi)者也。以剛居剛而不中,雖得正而過乎剛者也。治內(nèi)過剛,則傷於嚴(yán)急,必有悔厲。然家道齊肅,人心祗畏,猶吉也。若婦子嘻嘻,則終至羞吝矣。在卦非有嘻嘻之象,蓋反嗃嗃而言,謂與其失於放肆,寧過於嚴(yán)也。

○愚案:九三發(fā)此二義,蓋二者治亂之別,治家之道於此分也。嚴(yán)厲之道,悔厲所由生,雖非中道,而得終吉。歡悅之情,固人所喜,而以恩掩義,分日以亂,終吝之道也。

六四:富家,大吉。

陽主義,隂主利,以隂居隂,而在上位,能富其家者也。

集疏:

○童溪王氏曰:家人,六位俱得其人,而四以鎮(zhèn)靜無營,處近五之位,能富其家者也。

○李氏曰:乘承應(yīng)皆剛,而在上體,資於陽以為富者也。

○徐氏曰:六四當(dāng)位應(yīng)剛,又在二剛之間,以柔得剛,以虛受實,莫此之盛,故曰富家,大吉。

九五:王假有家,勿恤,吉。

假,至也,如假于太廟之假。有家,猶言有國也。

九五剛健中正,下應(yīng)六二之柔順中正,王者以是至於其家,則勿用憂恤,而吉可必矣。蓋聘納后妃之吉占,而凡有是德者,遇之皆吉也。

集疏:

○《語録》曰:王假有家,到這裏方具得許多物事,有妻有妾,方始成箇家。有家之有,只如夙夜浚明有家、亮采有邦之有。有字虛,非如奄有四海之有。

○釋褐楊氏曰:閑有家,則閑之於其始;假有家,則假之於其終也。

○丘氏曰:假有感格之義,故象以相愛言之。

○泉峰龔氏曰:假與格同,猶奏假無言、昭假烈祖之假,謂感格也。九五以陽剛中正居尊位,為有家之主,盛德至善,所以假乎家人之心者至矣。然王者家大人衆(zhòng),子孫臣庶之心難一,其有未假者,勿用憂恤而自吉也。蓋初之閑有家,是以法度防閑之。至王假有家,則躬行有以感化之矣。王假有家,與萃渙王假有廟之義同,但彼所假者神,此所假者人爾。《本義》於假字皆訓(xùn)至字,殊覺無意義。愚非敢求異也,僭附所擬,與讀易者共商之。

○愚謂:由初之閑,二之在中饋,三之嗃嗃,四之富家,至於五而家道成矣,故曰王假有家。言王者至是亦方始謂之有家也。《本義》至於其家,其字合改作有字。

上九,有孚威如,終吉。

上九以剛居上,在卦之終,故言正家久遠(yuǎn)之道。占者必有誠信嚴(yán)威,則終吉也。

集疏:

○易氏曰:初言閑有家,家道之始也。上言有孚威如,家道之終也。初與三、五皆以陽剛為正家之本,至上九而後謂之有孚威如。且威如何取於有孚哉?以正道律其家人,而不能反諸身,則其勢必有所不行。惟反求其在我者,無一毫之不實,人心敬服,不怒而威矣。

×關(guān)閉
微信二維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