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離下兌上】
革
易窮則變,變則通,通則久。是故乾、坤之索,始於震,終於兌;重卦之交,始於屯,終於革,變而通之時也。
水火相息。
水得火則寒者熱,濡者槁;火得水則燥者溫,炎者涼。故水用則火息,火用則水息。隂陽也,寒暑也,晝夜也,何莫不然?故息者止也。止且復用,故息者滋也。水火之形有生滅,水火之氣惟消長,止而復滋,其義精矣。水用事則火息,己事則火來,故火生於寅?;鹩檬?/p>
則水息,己事則水來,故水生於申。水之生於申也,胎於午,火王時也。火之生於寅也,胎於子,水王時也。止而滋之義明矣。
元亨利貞。
乾交坤,坤交乾,自屯至革,元亨利貞,常不易也。
已日乃孚,革而信之。
此象猶震之後笑言啞啞也。聖者見革之元亨利貞與乾同,學者造乎此始知之。
澤中有火,革。君子以治歷明時。
澤中有火,兌見離藏,正秋時也?;鸩匾佣菬o,故火墓於戌。冬繼秋,春繼冬,夏繼春,父子相傳因也。秋繼夏,金火相傳革也。以氣言之,金革火時,一秋而暑氣退、涼颷生是也。以物言之,火革金爐鑄是也。五行以相生相授,而金火以相革相成,是故兌為澤則與火相息,兌為秋則與離相代,皆革之義也。
初九,鞏用黃牛之革。
革之功在革二隂爾,二隂革,成就以反其初,此立卦之本,因而推之,革之才不可勝用矣。隂麗陽,固欲變也。黃牛者,六二也,於初言之,何哉?初九固,九三貞,故六二之革成乾,如俱革焉。易離為坎,何所取也?推其才以措諸事,己未可革,靜以待人也。
六二,已日乃革之,征吉,無咎。
陽為日,卦全體也。繇言已日乃孚,一卦為一日,革成乾而後信也。爻析體也,此言已日乃革之,一爻為一日。已日者,終初九也。初九固,六二乃革,得時之宜,故行有嘉也。推其才以措諸事,則文明、中正、柔順,應乾而能革者。
九三,征兇,貞厲。革言三就,有孚。
二革則乾體具,故九三征兇於貞,危也。三不往,下卦成曰革,言三就則能貞可知。夫當革之時而能不革,是亦變也,故以革言。若推其才以措諸事,則知事之不可革而能審處者也。
象曰:革言三就,又何之矣?
與無妄之往何之矣意同,聖人之旨深哉!
九四,悔亡,有孚改命,吉。
以九居四有悔,革時貴陽,故悔亡。有孚改命,信志而變其悔也。推其才以措諸事,則剛而不過,佐君以任革者。
九五,大人虎變,未占有孚。
兌為虎,虎變云者,兌變也。九五之變決上六,上六之變從九五,虎與豹大小之異也。推其才以措諸事,則大人有作,風行草偃爾。
上六,君子豹變,小人革面,征兇,居貞吉。
兌成乾,不可更往,居貞可也。以事言,則君子從化深,小人從化淺爾。